-
07/282020
高有鹏:大河大
人生有许多偶然。能够读书,是人生的幸福,在什么地方,读什么样的书,总是人生的缘分。四十年前,我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从平静的村庄来到古城开封,走进河南大学中文系,形成人生的转折。多少年来,对当年的大学读…
-
07/142020
“混”在河大的日子 ——我与河大的世纪情缘
关于题目,之所以称之为“混”,是多年之后,每每和当年朝夕相处的同学回忆在河大读书的时候,听同学们眉飞色舞谈及某某老师在教室嘲讽挖苦完搞文艺理论的那帮学究后,课间站在窗前郁郁寡欢,斑驳的阳光斜射到他吞云吐…
-
06/162020
白永强 | 我在数学系的日子
前 言 两年后的2022年,河南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10周年庆典;三年后的2023年,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也将迎来百年华诞。值逢此际,学院正在编撰《河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志》,广下英雄帖,收集史料。我受学院史…
-
06/152020
兰月川:青春激扬的那些岁月
1986-1990年,我在河大中文系读书,今年刚好毕业三十年。三十年,说长很长,说短也短,不论时空如何变迁,三十年前飘过的那四年青春光阴,仍然是我内心深处最纯洁、最美好、最难忘的。如今忆起,仍然飞扬着青春的旋律…
-
06/092020
九二记事
那一年,邓小平为坚定改革步伐稳定民心进行南巡。 正月十五的晚上,我照例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拥挤到熙熙攘攘的街头,兴致勃勃的看元宵节灯展。在县城工人俱乐部的门口,正在举办猜灯谜的活动,主办方适时的以邓公…
-
06/012020
贡院碑,和我们的时代
距离我供职的学院不足百米,立着两通石碑,称为贡院碑。一通是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田文镜撰文的“改建河南贡院记”碑,另一通是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鄂顺安撰文的“重修河南贡院碑记”碑。这两通斑驳陆离肉眼…
-
05/262020
我在河大读中文 | 吴元成:202寝室萌又猛
我是哭着离开河大的。1986年6月底的那天,学八楼202寝室的8个人,不管是关系近的,还是曾干过架的,相互抱在一起,哭得一塌糊涂。4年啊,从懵懂少年到即将走向社会,不知何时再见,简直就是生离死别,只能如此如此。转…
-
05/192020
杨波:学七楼
研究生毕业留校之后,分得一间宿舍,在学七楼,二楼。此楼原系体育系学生宿舍,后来改作青年教师的单身公寓。学七楼宿舍不朝阳,挨着水房,潮湿阴凉。十多平米,四张床铺,上头是床,下头是写字台和小衣柜,别无长物。…
-
05/132020
张占武:学三楼里的青葱岁月(之二)
激情迸发的时代 当时,学校里流传一种说法:地理系土里土气,中文系文里文气,政教系官里官气,外语系洋里洋气,体育系流里流气。但我们这届地理系可彻底颠覆了“土里土气”的刻板印象。 相比“被历史改变命运”…
-
05/122020
张占武:学三楼里的青葱岁月(之一)
提及母校河南大学,在我记忆深处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学三楼,它与地理楼是学校为数不多的L形建筑。学三楼1981年落成,见证了我们这代人的青春记忆。近水楼台的“楼王” 学三楼坐落在明伦校区西南方,不仅外形特别,而…
-
04/242020
徐秋艳:暖城——开封
有人说,一个人会因为爱着一个人,喜欢一座城。而我却是因为爱着河南大学,喜欢上了开封这座城市。——题记 最美大学 如果真有天堂,我想应该是河大校园的模样。 来到开封,河大校园是你不可不看的风景。…
-
12/172019
王勇:那时花开
前几天的一个清晨,我正准备上高铁,忽然接到一个0371区号的来电。接起电话才知道,是《外院往事》编委会老师打来的电话,想念和亲切顺着电波一阵阵涌上心头。我从万书记那里得知外院正在筹备“百年外院”系列丛书,其…
-
12/032019
万伯翱:永远难忘的日子
1972年2月28日,或许很多人并不记得这个日子,我却永世难忘这一天。 这一天对于我来说也是个里程碑式的日子。1962年秋,我被当时作为北京市领导人(市委书记处书记、北京第一副市长)的父亲万里送到河南西华县黄泛…
-
11/122019
师冰洋:那些年在铁塔下
近日,喜闻母校河南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生物学人选“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恰逢母校建校105周年和生命科学学院恢复招生30周年之际,我的内心激动不已。我们生物学学科历经几次办学停办,从无到有,历经艰辛…
-
11/052019
韩运旗:露天电影散场后,未完的故事……
最爱少林真功夫 电影散场后,正是月黑风高的夜晚,走在陌生的街道上,四周黑黢黢的,寒气袭人。我们觉得浑身发冷,全都丧失了回家的勇气。不知是谁提议,本村的焕林哥在公社中学上学,我们可以找他,看他能否…
-
10/302019
韩运旗:亲,还记得当年我们看过的那些露天电影吗
露天电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饕餮盛宴。提起露天电影,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说上三天三夜可能也说不完。 放映员是娱乐福音的传播者 在那个年代,全国农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匮乏。露天电…
-
10/222019
赵要风:河大四忆
“河之大者,润生泽物”是我们在河南大学生物系恢复重建20周年时想到的8个字。生物系1987年恢复建系,作为88级生物系本科生,我们对河南大学、对生物系的感情之深厚不是简单的“母校”两字可以概括的。想起这8个字,也…
-
10/152019
曹元坤|曲折不坎坷艰辛又温情的硕考记忆
说实话,在报考硕士生之前,我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 1981年的江西省高考,与如今的高考方式不同,是将大学与中专分开考试。报考大学的,要考英语;报考中专的,不考英语。不过,不管是大学生还是…
-
09/032019
“维护文化”:一块牌匾背后的抗战办学往事
在抗战胜利纪念日,谨以此文铭记历史,纪念烽火中的那段抗战办学岁月文 / 王明钦、史周宾 “维护文化”,不仅仅代表着河大师生对赵川人民的感谢之情,更代表着抗战中的中国大学对中国人民的最高敬意,代表着炎黄…
-
07/092019
大学生活随笔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转眼30年过去,所有母校的记忆,仿佛仍停留于昨日,历历在目。 岁月不居。 儿子从英国微信我,说他已经研究生毕业,开始了工作生涯。这意味着,他也像我一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