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132022
孙国平:河大情,河大缘
自从1987年离开河南大学到美国读书,弹指一挥间至今整整过去35个年了!35年的岁月似乎漫长,可以改变许多事情,但却改变不了我对河大的眷恋之心、感激之情;35年的岁月似乎短暂,在河南大学求学、工作的时光恍然昨天。…
-
07/122022
窦克武:感恩母校和恩师
河南大学是百年名校,是最早的综合性著名大学之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有的是杰出人才,享誉国内外。建国后,共产党高度重视教育,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曾兼任河南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副省长张柏园任…
-
07/082022
李文权:数学似诗 岁月如歌
今年是河南大学建校110周年,学校校友总会动员大家写点东西。在这特殊的喜庆日子里,理应给母校留下一些回忆的文字。四年的求学历程,的确有很多美好而难忘的记忆:刚刚步入大学殿堂的我们那股兴奋劲儿还没有消失,就…
-
06/242022
席来旺:我终生难忘的大学生活
我是1978年10月,作为恢复高招制度后第二批全国统招生来到河南大学报到的,从那天开始直到1988年暑期后赴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整整10年,我美好的青春时光、我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在黄河之…
-
06/222022
贾新峰:真力弥满 万象在旁
2020年全球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病毒肆虐,百业萧条,我在纽约的商务活动也未能幸免于难而暂时处于停滞状态,趁着空闲我就在网上攻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领导力课程,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关于真实型领导力与适应…
-
06/192022
明伦记忆——河南大学名人名家系列之周而复
二〇二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即将迎来河大一百一十年华诞。在延续千年的中国科举制度终结地河南贡院旧址上,伴随辛亥革命的新曙光,自一九一二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创办,首任校长林伯襄提出“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
-
05/242022
何以百年 | 从父亲的一件珍藏品说起
父亲张静吾1918年毕业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畢業之後,即走向上海同濟医工专科学校(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前身)学习,并且踏上了留學東洋`、西洋的道路,奠定了他一生與河南大學割舍不斷的千絲萬縷的聯系……图一 张…
-
05/172022
孙青艾:铁塔情缘文学梦
打开河大网,每每看到“我在河大读中文”的字样,心里总是一阵激动,纷繁的思绪总会带着我回到40多年前,回到那个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 47年前,怀揣着对文学的向往和梦想,我们来到了铁塔脚下。那一…
-
05/102022
鲁枢元:“红旗”与“朝阳”—记中文系20世纪60年代的两种黑板报
似乎没有人专门考察过中国高等院校办墙报(也叫壁报)、黑板报的历史,在河南大学,也曾经有过这一校园文化的辉煌时期。50年前,要把手写的字变成印刷的字,且不说铅字印刷,即使在钢板上刻出的蜡纸油印下来的字,对于…
-
05/052022
助力兴校话张钫
古都洛阳之西,涧水河畔的铁门古镇,坐落着一座古朴典雅的百年名园。初夏,走进这座幽深空旷的庭院,迎面看到的是,篆刻在青砖黛瓦窑墙上两个遒劲沧桑的楷书大字“蛰庐”。1923年秋,康有为游陕过豫,被邀至园中憩息数…
-
04/302022
何以百年 | 我们的“黄埔一期”
1912年8月25日至9月2日,河南省提学司在《自由报》上连续发布了《河南提学司招考留学欧美预科学生广告》,广告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招生对象与条件、学习年限与收费标准,以及报名时间与办学地点等。招生广告明确了…
-
04/292022
孙银正:那年春日黄河行
今年是河南大学建校110周年,寻思给母校写点什么。诚然,四年的求学日子,有很多美好而难忘的记忆:清晨城墙边高亢的歌喉,黄昏铁塔上清脆的铃声,白天教室里老师循循善诱的授课,晚上图书馆同学们孜孜以求的背影………
-
04/282022
春风化雨暖人心 ——记药学院2000级校友史利斌
今年三月份以来,由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突袭上海,来势汹汹的疫情给2500万上海人民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在3月25日全城静态管理之前,已经有部分小区提前封闭了半月之久,解封之日遥遥无期。虽然在党…
-
04/272022
何以百年 | 事成于人,人成于学----百十年前一则正能量满满的《公启》
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发布退位诏书、2月15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共和政体建立,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912年…
-
04/212022
我与校报的笔耕圆梦故事(下)
五、改扩“窗口” 读书学习、笔耕创作是何等的幸福啊! 1982年元月,在岳耀钦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毕业论文获得优秀,获文学学士。校党委决定让我留校工作。我一手拿“工作派遣证”,一手拿“入党申请…
-
04/212022
我与校报的笔耕圆梦故事(上)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殿。学校都有学习交流的园地,校报是师生笔耕的良苑。 巨树参天。在庆贺河南大学获得中国“双一流”大学及建校110年之际,回首往事,我难忘河南大学教书育人的领导和老师,难忘支持帮助我学习办刊笔…
-
10/082021
孟宪明——讲述《第一个十月》书里书外的故事
全书总目录 用将近五年的时间写了这部讲故事的书,大象出版社重磅推出,让我感动。陆续录些视频,以飨关心我的朋友们。——孟宪明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孟宪明,开封杞县人。1982年1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
-
09/292021
忆往一一我与大师点点情
八朝古都演绎历史故事,铁塔风铃弹拨自然音符。千年古城,百年名校,无时无刻不在讲述一个个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回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学时期,我在中文系求学与毕业留校后四十余载的学习工作时光,不禁感慨万千。…
-
08/312021
刘仲敏 | 我的外祖父于安澜先生
我的外祖父于安澜先生 ⊙ 刘仲敏 我的外祖父于安澜先生,生前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美术史学家、书画篆刻家。他的一生,横跨了整个20世纪,在近百年的人生历程中,他为我国的教育…
-
08/292021
王立群:接受的历史,未必是记录的历史
他曾被网友评为“最学术的主讲人”。 自2006年起,王立群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史记》,次年,《王立群读〈史记〉》(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首印50万册。王立群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研究古典文献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