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62023
女性思想的启迪——追念刘思谦老师
刘思谦老师(《“娜拉”言说》选用照片) 敬爱的刘思谦老师已经远去,但她的真,她的纯,她的美,留在了人们心间,她的思想、学术与智慧,滋润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推动着当代学术研究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今天…
-
02/012023
毛伟:怀念恩师王威先生
2017年12月19日,作者毛伟拜访恩师王威先生 题记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我与王威老师这份凝聚的情缘,激励和伴随了自己的大半生。老师之德之艺似凯风拂面,滋润心田,历久弥新,传之不朽。谨以此文悼念王…
-
10/272022
天津校友郭亮专访:河大, 我拔节生长的地方
1.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您在河大求学期间的难忘经历吗? 答:在河大的四年时间是我人生正拔节的时光,充满了成长的快乐,孕育了憧憬和希望。难忘的事情很多,如大礼堂、十号楼、图书馆等等,一花一草都似乎仍在身…
-
10/182022
【专访】上海校友刘强:大学是给我带来质变的过程
1、问:在刘强老师眼中,河大求学的经历为您带来了什么? 答:在河大的四年的求学生活,就像是我从猿发展到人的一个过程,给我带来质变。在河大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人生目标。虽然我本科读的是地理学,硕士读的是…
-
10/142022
【专访】深圳校友魏军委:珍惜与同窗好友的感情
正值河南大学110周年校庆,曾在河大求学的您一定有良多感慨,作为河大在读的本科生,我们十分想了解您的事迹,所以想对您做一个专访。 1.请问在您眼中,河大求学的经历为您带来了什么,对您后续人生的规划发展有什么…
-
10/132022
【专访】百龄校友张效房:希望我的母校日新月异,更上新的台阶
弹指一挥,百年又十,栉风沐雨,踔厉奋发。金秋九月,河南大学迎来了110周年校庆。值此之际,河南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莹、河南大学校友工作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魏春吉等一行四人前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09/082022
王桂兰:说师
说 师 ——献礼河大校庆暨母校老师老师,职业神圣之至。传递文明火种,塑造心灵特使。人类世界,概莫如此。古往今来,光环如故。神圣,源自职业价值。开启懵懂,点亮心光一束。激励梦想,燃起奋斗之志。授业解惑,指…
-
08/302022
邓拓与河南大学
今年是邓拓先生诞辰110周年,与他的母校河南大学同庚。在河大工作的我,平素早就对邓拓先生无比敬仰,为河南大学杰出的校友邓拓先生写一些纪念文章是我义不容辞的任务。 河南大学100周年前后,我曾先后写下《邓…
-
08/222022
河大故事︱张豫林先生纪事
豫林师于我,不是“经师”,而是“人师”。从我1994年给河南大学广电专业实习代课算起,至今“教龄”已近30载。张老师学生众多,我则也成为一名教师,从师道入手,师者谈师者,可算是“原汤化原食儿”,得同源相和之妙…
-
08/122022
李旭:出乎史,入乎道——怀念母校河大教过我们历史系83级的老师们
知名校友王立群教授有一年曾为河南大学新生入学通知书撰文《一座小城,一所大学》说:“河南大学是一所有着自己个性的大学,是一个可以放飞自己、绽放自信的青春舞台。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在于文化,在于底蕴。这就是…
-
07/262022
大家小事——追忆于安澜先生
一九八零年秋,我就读河大中文系;求学四年,未曾谋面系里四大家(其他三大家是任访秋、高文、华中彦)之一的于安澜先生。但同学们私下传颂颇多,说于先生中学时深受国文教师范文澜的赏识。大学期间得到了冯友兰、郭绍…
-
07/262022
潜心做大学问的“大先生”——追记河南大学历史学家朱绍侯
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历史学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主编的已经“40多岁”的《中国古代史》是后学必读经典,修订改版多达五次,发行量高达一百二十多…
-
07/242022
朱绍侯:耄耋之年 秉烛先行 用生命书写历史
朱绍侯 编者按: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先生(1926-2022)于7月23日15时仙逝,享年96岁。编者特发此文,以致哀悼! “他,秉烛先行,耄耋之年仍奋斗在开拓性研究第一线。他,桃李天下,三尺讲台将传统文化代代相…
-
07/222022
我的人生路程——从赤脚医生到厅级干部(上)
1955年,我出生在西藏山南措美县一个农奴家庭,大概八九岁时上了本村的小学。当时学校只有藏文和数学两门课,最早的藏文老师叫德庆明久,后来换成本村的格桑多杰;数学老师叫杨白,是山南乃东县的。入学不久,我们就搬…
-
07/222022
我的人生路程——从赤脚医生到厅级干部(下)
1980年4月份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预备党员,1981年4月份任措美县医院副院长。当时没有院长,只有两个副院长。从82年开始我主持工作,初步明确医院发展目标,当时我的想法一是拓展业务,二是加快人才培养,三是健全规…
-
06/182022
河大故事︱传播文化承至善
近日,在河南大学“启程·文旅发展基金”捐赠仪式上,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程遂营教授捐赠在《百家讲坛》主讲的“古都、古城”系列节目著作版权收益10万元,作为基金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在场师生共同见证了这…
-
06/172022
我的大学老师(一)
我对河南大学的最初印象,源自于我崇拜的偶像——初、高中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他们均毕业于当时的开封师范学院。至于开封师范学院与河南大学的渊源,是我来到开封师院读书时才知道的。 我出生于南阳邓县(现邓…
-
06/162022
篮球牵线 运动结缘 ——记我的恩师寇振声
在中学期间,酷爱运动的我通过自学成为学校篮球队的一名主力队员,打右前锋位置。1963年我从洛阳市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原开封师范学院体育系。当时国家正处在困难时刻,体育系在全省只招收了三十三位新生,我有幸能够在这…
-
06/152022
王庆祥:河大四忆
每每重温韩愈《师说》开篇的话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当年在河大读书教书时几位教授的怀念之情便会油然生发。今值河大110周年校庆之际,仅择其四,略释驰念,聊表怅然。 一忆吴雪莉教授 一滴水可以…
-
06/072022
王立群:源远者流必长 根深者叶必茂
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这一年的4月27日,刚刚在开封创刊十七天的民办日报《大中民报》刊登了一则《欧美留学预备科将办》的消息:“河南向少留学西洋学生,民国成立,培植人才最为要图,现在省城学界诸人拟发起一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