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请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拍摄初衷
2019年12月26日,陈举校友“豫酷视频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举行,出席活动的人员除陈举外,还有他的同学河南省委网信办网络研究中心主任张邨、中国职教学会职业能力重构研究中心教授张磊、仲景宛西制药保健品事业部总经理杨玉奇及大公网河南事业部总经理高毅,河南大学就业创业中心主任李从国、新传院党委书记王文科、院长杨萌芽、广电系主任高红波及教师代表郭灿金、谷小龙等,我代表学校校友与基金办出席了活动。杨萌芽主持了揭牌仪式。
“豫酷视频工作室”揭牌仪式
工作室揭牌仪式结束后,大家在座谈会上聊起今后工作室的发展前景。我因拍摄“最美校友”与陈举校友相熟,就说起西藏校友这个群体的故事,希望能与新传院师生联手,拍摄一部反映西藏校友的纪录片。此言一出立即得到在座各位的积极响应。杨萌芽觉得此提议非常好,愿意组织学院师生拍摄,并愿从院里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这个项目;郭灿金表示愿意参与文案创作;陈举校友更是跃跃欲试,愿带学生前往西藏拍摄;就连省委网信办张邨也受到感染,表示将积极协调省委宣传部,看看能否出一部分资金,实在不行拍摄完成后协调河南电视台播放。大家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对该片的拍摄充满了期待。当时也基本确定了片子主题:反映西藏校友扎根基层医疗、服务当地民众的校友纪录片。
参与座谈的高红波后来在《比较视野下“汉藏两地情”纪录片带来的启示》(红波视界 2023年7月30日发布)中也谈到了此片的初衷及站位:“因为这个选题在《汉藏两地书》中,原本是河南大学校友基金会刘波老师,在陈举老师‘豫酷视频工作室’授牌成立时的座谈会上,提及的校友纪录片选题。后来的采访拍摄和制作,也基本是按照‘河南大学校友纪录片’的模式和路线……所以,一开始的纪录片《汉藏两地书》是‘河南大学校友纪录片’的视野和站位。虽然,陈举导演做了很多颇具匠心的结构设计,比如片子用‘老西藏’精神和国家医疗队的背景开篇,也找到‘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的时间节点,但归根结底仍然是一部‘校友纪录片’”。
疫情生变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上半年大家都被困在家中,无法走访当事人,采访方案自然不能凭空杜撰出来,但是大家想拍摄的愿望很强烈。于是,实地走访变成了电话沟通,查询资料也只能在网上搜索。
进入7月后,疫情大有好转,于是跟喜乐、欧珠商议后,决定8月5日去拉萨拍摄。因我和刘群忙于7月中下旬的“点滴成林·向爱行”公益活动及内蒙古校友会成立事宜,就把与新传院、西藏校友会、范秀云老师等沟通联络工作交给了刘会军。当我从内蒙古返校后,刘会军第一时间跟我汇报说,因为疫情,新闻与传播学院担心承担不起师生出行的安全责任,决定不组织师生参加“汉藏两地书”的拍摄工作;而师生不参加此次活动,那之前说好的经费也无法兑现。拍摄在即,但钱和团队却没了着落。此时,陈举校友勇敢地站了出来,他愿以鹰展文化传媒公司的名义承担此次拍摄任务。团队的问题解决了,可钱从哪儿来、如何招标。时间紧、任务急,只好向主管副校长许绍康汇报。许绍康副校长立刻召开基金会秘书处会议,商议能否从教育发展基金会出资。根据基金会管理规定,副理事长有批准50万元的权限,最后基金会秘书处决定出资40万元支持纪录片拍摄;主管医学口的孙君健副校长从自己的校长基金中拿出10万元,文学院90级校友万永旗捐赠10万元,拍摄的资金终于落实了。与此同时,刘群积极配合学校招标办顺利完成了拍摄团队的招标工作。
在入藏前,项目经费、摄制团队都得以落实,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只等入藏拍摄。
入藏拍摄花絮
2020年8月5日,在韩守富总会计师带领下,校友总会、陈举校友的鹰展文化传媒公司摄制团队和以校友总会名义邀请的新闻与传播学院3位师生一行16人到达拉萨。在之后的20天内,摄制组完成了在拉萨、日喀则、山南、那曲等地的采访工作。前期在拉萨和日喀则,采访工作以我和郭灿金为主,之后山南、那曲的采访则由导演陈举负责。
采访团全体老师与校友代表合影
采访洛桑校友
采访加布校友
高反的困境
20天的拍摄,也并非一帆风顺,就拿高原反应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最明显的是,男士的酒量都大打折扣,有的干脆滴酒不沾。
入藏前,郭灿金翻阅了大量资料,走访范秀云老师,与喜乐、欧珠学长电话沟通,确定采访内容,拟就了“汉藏两地书”的片名,是我们采访团队的文案主力。然而,采访工作刚开始两三天,他就感冒了。有过卫生兵经历的简万新,不断调整感冒药,都没有阻止他低烧。高反和感冒让他头昏脑胀,没有食欲,勉强撑了十天,最后只好跟我们一起返汴。说来也怪,飞机在重庆中转时,他立刻感到头不晕了,也有了食欲,甚至有了想喝一杯的冲动。善解人意的万新,立刻买来重庆的红油抄手、凉拌耳丝、点心和两瓶江小白,结果两人在飞机上,就着耳丝、卤蛋各喝了一瓶小酒。军人出身的陈举校友坚持到了最后,也基于此,在后期制作中,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了对纪录片的剪辑和解说词的撰写。
飞机上小酌的郭灿金和简万新
要说高反最严重的要数刘会军。本来拍摄西藏校友纪录片是校友总会的工作,会军分管基金会工作,此事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只因刘群忙于“点滴成林·向爱行”和内蒙古校友会成立工作,实在是腾不出空儿来忙活“汉藏两地书”的拍摄工作,只好让会军友情“出演”,负责协调联络。另外,考虑到会军40出头,身体好,而且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沟通协调能力较强,利于拍摄工作的有序开展。然而,不曾想会军一下飞机就蔫了,饭也吃不进,觉也睡不好,嘴唇也发乌了,走起路来跟个小老头似的。特别是在纳木错,从车上下来不久,他走路就开始打晃,吓得万新一路小跑回到车上取来氧气,吸氧后会军的高反状况才有了缓解。西藏之行,一向性格豪爽的会军,在拉萨滴酒未沾,连大声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不得已,会军随第一批人员早早返校。
与医士5班、9班部分校友合影
15日下午,参加完医士5班、9班的聚会后,为了筹备第二届返校日的视频拍摄工作,我、灿金、万新和欣怡也离开拉萨,最后只剩下陈举校友率领的鹰展摄制团队。
偶遇但斌校友
8月11日下午,因摄制组参观布达拉宫,没有采访任务,我便和万新、欣怡到布达拉宫广场拍照留念。在我们等车准备返回驻地时,突然发现一位身着红色骑行服的人停在路边等同伴,我定眼一看骑行者竟是但斌校友。我喊他时他也很惊讶,没想到会在布达拉宫前偶遇,我们都激动不已,马上合影留念,并为他半月的骑行点赞。我立刻把我跟万新与但斌校友的合影发给了许绍康副校长,许校长立马把电话打了过来,他说,既然在拉萨遇到了但斌校友,就应该发挥校友会的联络作用,约但斌校友吃个饭。我说他们一行都是亿万富翁,我都不敢开口。许绍康副校长开玩笑说,请喝个茶还是请得起的吧。
在布达拉宫前偶遇骑行的但斌校友
于是,回到宾馆后,我鼓足勇气给但斌校友发了微信,我说:“但总,你明天下午几点的飞机,中午一起吃个便饭,既为你接风,又为你饯行。”但斌回复说:“明天下午2:45 的飞机。”我说:“我们明天11点到香格里拉酒店。”
第二天11点,我们一行四人准时到达香格里拉酒店大厅,见到了但斌,一起喝茶聊天。聊天中,我谈到了早上看到某高校为了延展学校历史,不顾历史事实,抢夺河大校史、校友资源的不良行为。大家交谈中都认为,尊重历史是一所大学应有的态度,只有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人们才会敬重你,否则就是个笑话。但斌校友说有很多网友关注他,他会在微博上不点名地说说这种不良风气。
与但斌校友在香格里拉酒店合影
这次见面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河大“第一才子”郭灿金与但斌校友两个同龄人开启了他们的友谊。2022年9月,郭灿金为但斌校友捐赠的郑州校区景观石撰写“磐石铭”;2023年10月,但斌校友专门请郭灿金为他捐赠的玫瑰苑体育馆写题记。一次偶遇,促成了后来的两段佳话,令人难忘。
“间谍”风波
8月14日,我、灿金、万新和欣怡坐火车先行离开了日喀则,而陈举带领的摄制组选择开车回拉萨,以便在返回途中多拍些西藏的美景,以备后期剪辑之用。
次仁一家与摄制组合影
山南部分校友与摄制组合影
索旦校友(左二)在那曲与患者一家及摄制组合影
当他们开车路过白朗县时,被路边载歌载舞的民众和周边的景物所吸引,他们便下车拍照、摄像。不知是哪位警惕性高的当地民众,误把他们的摄影、摄像活动当成了“间谍”活动,打电话把公安局的民警给叫来了。碰巧的是,此时陈举他们感觉素材拍摄得差不多了,便开始收拾相机、摄像机,而其中一位司机因未带驾照,担心被民警扣下,立马发动车子准备开溜,这更加深了民警的误解,于是他们被带到了公安局。到了公安局,陈举赶紧拿出退伍军人证,解释说是来西藏拍摄河南大学校友的,但他们没有带单位介绍信,空口无凭,民警并不认可。那两年中印边境不时发生摩擦,印军违背承诺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挑衅,引发了中印军队激烈的肢体冲突。白朗作为边境县份,当地民众的反间谍意识很强,于是就有了给公安局打电话报警,摄制组成员被抓这一幕。情急之下,陈举把求助电话打给了我。接到电话我吓了一跳,“间谍” 活动可不是闹着玩,我带队出来,要是摄制组被扣下可真没法交待。好在细心的万新出来时带着单位开具的介绍信,立刻填好抬头,用微信发了过去。事后陈举说,公安局同志接到单位介绍信后也很认真,为防止误会加深,担心对内地单位到藏区拍摄政策把握不准,还专门把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请来,一起核实情况,陈举一行八人这才得以脱身。
这场“间谍”风波惊出了我一身冷汗,那一刻我的紧张程度,丝毫不亚于当事人陈举校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