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132022
范毓周:三世之缘
三世之缘:我与河南大学 今年是母校河南大学建校110年,为响应河南大学美国校友会的倡议,我仅撰写以下数节作为对母校建校110年校庆的祝贺。 河南大学是中国最古老的几所大学之一,其所在地是始建于清代…
-
04/012022
刘一林:我在历史系的日子里
前 言1977年国庆节前,我们新婚夫妇二人到北京旅行结婚,前去解放军总医院拜访我父亲的老同学,他是耳鼻喉科主任,属于副军级。当时毛主席纪念堂刚刚开放,仅准许副省、军级以上干部进去瞻仰,他发了两张入场券,作为…
-
03/312022
王桂兰:“校报”情缘
"校报"情缘 初识《河南大学报》(即校报),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在河南大学当学生开始的。 在那个可读的东西还相对贫乏的时代,校报可以说是同学们一睹为快的文化大餐。尽管当时由于历史的原因,…
-
03/252022
张政法:学海传灯——张豫林先生纪事
豫林师于我,不是“经师”,而是“人师”。从我94年给河南大学广电专业实习代课算起,至今“教龄”已26载了。张老师学生众多,我则也成为一名教师,从师道入手,师者谈师者,可算是“原汤化原食儿”,得同源相和之妙。…
-
03/102022
时值毕业于河南大学四十周年,感而赋之暨杂感
七律•驻车云南永仁,年近春节, 时值七七年考中河南大学暨毕业四十周年,感而赋之 赵宜阳撰韵浩劫十年科举亡会朝乡试捷东堂梁园谈席子狂简黉序学遒时显昂驹隙卌秋多谲诡渍油一梦甚荒唐告归三径鲜闻事微志闲抛任杖乡 …
-
03/092022
何正权:河大,我不是您的好学生
“青蚕棲绿叶, 起卧总相宜。 一任情丝(思)吐, 作茧自缚时。” “正权,趁着年轻,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最好考研读博,提升层次,进一步深造。将来,做个造福社会的河大人!” 33年前,河南…
-
03/082022
亦师亦友亦长者!祝福耿明斋教授~
年前,王理博士从广州打来电话,说今年是耿明斋教授七十寿辰,他们几位同学想发起组织召开“耿明斋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想约我从其他视角写点东西,以利于更全面地了解耿教授。因为我和耿明斋教授的特殊关系,便欣然…
-
03/042022
董延寿:岁月流淌 同门难忘
一九七八年是非常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有两次高考,这在中国现代高考史上可能是比较罕见的,一次是春季,一次是秋季。本人有幸参见了两次高考,而且两次都被录取了。第一次考前是知青,第二次考前是工人,第一次录取的是…
-
03/032022
管守严:回忆往事 祝贺校庆
-
03/032022
孟云飞:悟言一石
-
02/202022
王桂兰:冬奥之中国美
第24届冬奥圣火 在北京燃起,拉开了中华文化 窗口的幕帷。 随着世界目光聚集, 中华文化的浪漫 在全球传递…… 逐次展开的二十四节气, 定格着中国四季的秀丽。 从大寒的冰天雪地, 到立春的盎然绿意; 积淀深厚的中华…
-
12/302021
常立新:河大情缘
谨以此篇敬献给母校河南大学110年华诞。 2021年12月初,天气睛朗。到开封市出差,专程到母校河南大学老校区转了一大圈,回忆起在河大的点点滴滴,手机、相机拍了300多张图片,选出部分,分享给大家。 我…
-
12/102021
白国林:回忆我的大学时光
河南大学“五个一”系列活动 (2)1. 二十年前,当我还是一名高中生的时候,中文系,这个浪漫而美丽的名字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雾纱,那么模糊不清,那么遥不可及。想象中的中文系应该是莺歌燕舞、才子佳人,文字飞扬、大…
-
12/012021
赵联斌:我的研学导师
河南大学“五个一”系列活动 (1) 谈到河南大学,我可以说是感恩至极,因为在那里我开始走向了正式的研学之路,在那里我碰到了可以指引我走向研学之路的导师,他们对我的影响可以用一生一世来形容。 200…
-
11/232021
杨少伟:青春时代的光辉岁月
杨少伟:青春时代的光辉岁月 1984年9月,我怀揣着录取通知书,背着绿色挂包,带着一床被子,穿着一身绿色军装,坐三轮车、乘长途汽车和绿皮火车,从南阳地区内乡县王店公社杨湾村,辗转来到古城开封,走进河南大…
-
11/052021
贾海修:我的履历
我的“履历” 贾海修 1 小时候,我夏天最喜欢穿的鞋叫“透风鞋”。那可是名副其实四面透风的凉鞋,塑料底塑料帮,一次压模成型,鞋面和鞋跟布满了对称的窟窿眼儿。晴天,太阳毒辣辣地晒着,身上燥热难耐,这个时候…
-
10/212021
南苏丹的云:十八名枪伤伤员
编者按:孙世浩,是我校1998届历史文化学院校友,他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赴南苏丹执行联合国第十二批维和任务,时任维和医疗队政委兼维和部队政委、维和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今年8月,孙世浩校友结合自己在南苏丹维…
-
09/152021
灯塔
远方有一座古城,承载了青春的向往。远方有一所校园,辉耀着理想的光芒。远方有一群先生,默然将你我心灯点亮。 ——题记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
-
09/032021
1981—1985:我与师友们的铁塔情缘
铁塔回望 背着被褥、拎着网兜,16岁的我独自从故乡汤阴乘坐火车到郑州,换乘长途汽车到开封,再换公共汽车到豆芽街,然后步行走到河南师范大学,当时庄重典雅的南校门没开,进的是西南校门(现河大邮局位置)。入学报到…
-
07/232021
我的大学回忆
忆往昔 峥嵘岁月 ——王显庆 “有些诗写给昨日和明日,有些诗写给爱恋,有些诗写给从来未曾谋面,但是在日落之前也从未放弃过的理想”,而我,则想写给我如诗的青春——我的大学:河南大学。 依稀记得,四年前的那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