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72017
王宗堂:参加六七届校友毕业五十周年聚会有感
铁塔湖边同室乐,促膝览卷共青灯。四年离别青衿改,五秩重逢白鬓生。桃李长怀立雪意,桑榆尤念友执情。相期百岁夷门会,感恩铭师赏晚英。 …
-
11/072017
王文金:七律(另一首)——为67届校友返校而作
1967届同学毕业五十年聚会,有感而发,草成一律,聊作共勉。 作别黉堂五秩秋,诸君各界竞风流。酸甜苦辣皆尝遍,升降沉浮看未休。寒彻独行梅苑笑,春来偏向竹边游。“从心”聚首犹谋划,多彩人生又起头。 …
-
11/032017
王全书:沁园春 百年河大
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融融氛围中,备受世人瞩目的“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高校”名单揭晓,吹皱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池春水。2017年9月22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广电台…
-
10/272017
张双婷:老杨的灯
老杨的灯,在夜晚总是亮着。 每次,我和青芝走在回宿舍的路上,都会忍不住抬头往老杨家住的楼上瞅一眼。灯亮了,就知道老杨在家。灯没亮,就知道老杨还没回来。而每一次灯亮着的时候,我都会隐隐约约的觉得,老…
-
10/232017
李九伟:我的导师宋应离先生
2002年至2005年,我在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研究生。宋应离教授是当时的研究生导师之一。当时已年逾古稀的他,正在策划一套丛书《中国现当代著名编辑家研究资料》,他选了现当代50名著名编辑家作为研究对象,给我们…
-
10/202017
郭灿金:我们是这样的人
我们是这样的人我们是这样的人我们是明德新民的河大人!背对贡院落寞的余晖我们要寻找中原的根抖落时代苍凉的风尘我们要重塑民族的魂我们是这样的人沐风栉雨送走一个个冬夙兴夜寐迎来一个个春我们是这样的人我们是这样…
-
10/162017
刘泳:回家——毕业20周年集体返校小记
吾等为1993级土木工程学院(时为建筑工程系)环艺班的学子,四年河大苦读,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夕毕业。2017年国庆假期,同学们相约同回母校,毕业20年再聚首。 匆匆20年,浓缩成2天的相聚。虽已各自散去,心…
-
10/022017
鲁枢元:想起了戈福江先生———写在母校105诞辰之际
近年来,在世界华人圈难得流行一部“纯文学”的畅销书:《巨流河》。该书一版再版,甚至还出版了日文版,书中的人和事深深感动了成千上万读者。书的作者是年过九旬的台湾著名女学者、被白先勇誉为“台湾文学守护天使”…
-
06/052017
程秀波:一次难忘的采访
我至今忘不了1984年冬天那场罕见的大雪。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一连下了几天,整个校园白茫茫一片。那一段日子,天寒地冻,教室和寝室冷得像冰窖一样。晚上的洗脸水忘了倒,第二天早上就会冻成厚厚的冰块。 天冷,…
-
05/262017
孙书蝶:也说“刀爱”
今天晨读美文是河南作家乔叶的《刀爱》。这篇文章感染并震撼了我,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香椿树,是邻居送的。不知道是地壮还是什么原因,香椿树长得特别快,从刚栽下时拇指…
-
05/262017
白春超:姚雪垠与河大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姚雪垠先生是现当代著名作家,被茅盾誉为“文坛飞将”。其创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短篇《差半车麦秸》被誉为“抗战文艺的优秀收获”,中篇《牛全德与红萝卜》,率先在国统区的小说创作中进行…
-
05/172017
孟宪明:天底下最好的事情
今年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我校中文系77级校友孟宪明先生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他在进京的高铁途中,信笔写下了自己的高考故事。 十几年前,我忽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说家乡的黄县长想见我,问我有没有时…
-
05/082017
程秀波:马老师赠诗
1982年9月入校时,我们住在学四楼305室,后来搬到306室。我们寝室隔壁住着一个青年教师,叫马进举。马老师很有才气,上大学前曾在家乡的文化馆当过创作员,发表不少诗歌。因为只有一间房,马老师只好在走廊里生火做饭…
-
04/052017
解志熙:“导师”的意义
整整三十年前的1983年9月,我从偏僻的西北乡村来到河南师范大学也即后来恢复校名的河南大学中文系,师从任访秋先生、赵明先生和刘增杰先生,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硕士学位。任先生的博通、赵先生的严谨,当然都给我们一帮…
-
11/162016
韩爱平:菊花香里话当年——有感于三十八年后的重逢
题记:相逢是首歌。四十年前的金秋,我们不期而遇,用我们最美好的年华谱写了一首首难忘的歌——千年铁塔为我们作证!金秋十月,开封成了菊花的海洋。迎着浓浓的菊香,分别三十八年的同窗兄弟姊妹,从四面八方汇聚母校…
-
08/022016
李根贵:母校-河南大学-精神的皈依
1979年暑夏的一天下午,我正在生产队的地里干活,班主任老师骑着他那半旧的自行车,春风满面地找到了我,一张河南大学(时称河南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递到我的手中。当时我简直是在做梦,我终于脱离了面朝土地背朝天…
-
07/162016
赵聪:我和爷爷的河大之约
我常常以为,记忆是容易模糊的东西,在时间的流逝里,它会一团团地淡出。然而在时间的淘洗中,冥冥中却有一缕缘分牵引着我来到这里,来到这所百年名校——河南大学。2014年暑假,收到河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我,第一时间…
-
07/102016
于茂世:两个河大人的《东方红》
我们唱着《东方红》,跨黄河过长江,赶走蒋家王朝,当家做主站了起来;我们听着“中国哀乐”,在肃穆庄重、催人泪下的无限悲哀中,先后沉痛悼念周恩来、朱德、毛泽东、邓小平与世长辞……但你是否知道,这都是河大学子…
-
06/272016
蒋昊东:那些时光,那些花儿
“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2006年的6月的傍晚,河大的初夏一如往常般温暖、静谧,中心花园的石条凳上照例卧着被书本催…
-
06/222016
马向阳:渐远的风雅之六——何法周先生
其六曰何法周先生。先生中等身材,敦实,面容灰黄,似有病态;嗜烟,以故牙齿黄黑而多摇落。先生为人端肃,不苟言笑,初与之交接,莫不惴惴焉;然熟识之后,亦颇为随意,尤其谈到畅快之处,先生便也仰天大笑,声朗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