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国家艺术基金重大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开班的第七天,由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美协名誉主席马国强为全体学员授课。
上午9点,马国强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411教室为创作班的40位学员带来一场题为《中国人物画的现实创作与写实技法》的学术讲座,到场的人员还有美术学院副院长王圣松、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袁汝波,以及美术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等。

马国强首先从自己的创作经历谈起,对其《春暖》、部分钢笔速写、《安钢的工人餐厅》等作品创作的前前后后进行了具体解读,以便于学员更加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创作方法,方便进一步的对话。
接着,马国强强调人物是中国画的永恒主题,而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又是最为复杂的,因此建议各位学员在进行人物画创作的同时也要关照社会、表现人性、注重现实,把握好艺术本体美和负载美的关系,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更加饱满、更加深刻;创作技法方面,马国强反复强调要协调好造型美、结构美、笔墨线条美的关系,三者至关重要、缺一不可,所谓“笔从形来、墨随笔走”,并特别指出线条的穿插、皴插是作品耐看程度的重要因素;并结合全国美展的情况对当前人物画创作的现状及艺术市场作了具体分析,为学员们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提供了依据和参考;讲座最后,由各个学员提问题,马国强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解答。

下午3点,马国强在美术学院展厅为四十位学员的五十余件作品进行一一点评,并结合上午的讲座内容,给学员们提供了线条上、造型上、深化主题等方面的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讲评一直持续到六点钟,马国强的慷慨激情却丝毫未减,不知疲倦地为学员们耐心讲解,受到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马国强漫谈式的讲座、细腻周到的讲评、不同于他人的独到见解,为学员们在人物画创作的思想深度上、创作技法上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论参考,经过这一天的学习,学员们表示自己收获满满,思维方式得到了开展、创作技法也得到了很好的启发,相信自己离圆满完成本次创作任务又近了一大步。
马国强,画家,1952年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原籍温县。1975年毕业于开封师范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82年被选调入中国国家画院(时为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人物画创研班进行创研活动,其间创作中国画作品《春暖》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和《20世纪中国画作品展》,后有大量作品入选国家重要展览并有获奖。2011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其个人画展。现为中国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南省中国画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