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为引,除病害、抗虫灾、降毒性、治歉收,与大自然角力;以药为根,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农药零突破,让世界认可中国绿色农药。三十年如一日,千锤百炼,成就新农药创制第一人。让大地硕果累累,更让大地从此新生!

11月15日,在2019年度第二批“央企楷模”发布会上,我校化学系82级校友、中化集团化工事业部下属中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兼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杀菌剂研发部总监刘长令教授获“央企楷模”荣誉称号。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翁杰明等有关领导出席发布会,并为“央企楷模”颁发获奖证书。

“央企楷模”评选表彰是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一项年度性典型选树活动,旨在通过宣传表彰中央企业各行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或团队),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央企干部职工产业报国和爱岗敬业精神,倡导形成爱国奋斗、担当尽责、比学赶超、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树立中央企业良好形象,凝聚砥砺奋进力量。自2017年首届“央企楷模”发布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共有23名个人、7个团队获评“央企楷模”。

刘长令博士,河南镇平人,1982年夏考进河南大学学习化学,随后考进我国农药研究领域领先的科研院所,现中化集团下属的沈阳化工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在7年的研究生学习毕业后,他一头扑进新型农药研究领域,历经岁月三十载,凭借对于科学的热爱与坚持,创造发明了多个农药新品种,获得多个“第一”的辉煌成绩:我国第一个获得正式登记注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我国第一个获得欧美发明专利的农药品种,我国第一个拥有国际通用名称的创新农药品种,我国第一个在国外登记销售的创新农药品种。刘长令被称为中国新型农药创制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农药自主知识产权的先河,实现了几代中国农药人的梦想。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人口的国家,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事关我国社会的繁荣与稳定。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工业化发展而减少的耕地,必须通过提高农作物的单产来保证粮食的供应。提高单产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种子、土壤管理、各种作物保护措施等等,实际上都在使用,但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尤其是在防治病虫草害方面,农药仍然是首选。因此绿色农药的创制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粮食安全都有着重大意义。
绿色农药创制属于原始创新,国际上的研发周期至少10-12年,成功率只有十六万分之一,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直到20世纪末,我国都极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诞生。刘长令生于农村,深知病虫害给庄稼带来的严重危害,三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新型农药研究领域,梦想让中国人自己的农田用上自主创制的绿色农药。为研究挑灯夜战早已是常态,甚至在大年初一,没有暖气零下十几度的实验室里,他依然奋斗在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图书馆——实验室——家”,这是他“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是身边人眼中的“拼命三郎”。
正是梦想的指引,对于科学的无限热爱,以及无人企及的勤奋付出,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刘长令团队从近3万个新化合物中筛选出30多个高活性化合物,并确认十多个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开发前景,其中3个已实现产业化。他带领团队开创了我国制定创制农药FAO标准的先河,并支撑起我国在该领域的产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由他发明的嘧啶胺类杀菌剂,急性毒性比食盐的毒性还低,在防治病害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其用量仅是目前市场上常规药剂用量的三分之一,而且效果更好、更安全。不仅如此,他和他的团队还探索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间体衍生化法,打破了国外专利的垄断,大幅提高了新药创制的效率和成功率,降低了研发成本,在国内农药研究创制的巨大空白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刘长令和他的团队研发出嘧啶胺类等多类化合物,获准登记的农药新品种有3个,氟吗啉获得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实现了中国农药创制自主知识产权“零”的突破,唑菌酯及其制剂开创了我国制定农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标准的先河,丁香菌酯是全球鲜有的仅含碳氢氧3种元素的绿色化合物,为世界首创。这些研究成果被产业化后,被运用在蔬菜、水果、水稻、马铃薯等多个作物领域,累计销售10多亿元,为农民增收400多亿元,同时也支撑起我国在该领域的产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由于在农药领域特别是新农药创制领域的突出贡献,刘长令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建国60周年中国农药工业突出贡献奖等众多荣誉。刘长令团队申请国际PCT专利数量和获得美、欧、日专利数量均居国内同行团队之首,他带领的团队也获得了2016年中国石化联合会创新团队奖。面对众多的荣誉,刘长令依旧沉迷在创新农药研制的世界里,依旧醉心于分子、原子世界合成一个个新的化合物。他不觉得自己已经成功,他说“我还有很多目标要实现”。

热爱所热爱的,坚持所坚持的,科学研究是孤寂而又漫长的,在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绝望中才能获得那期待已久的成功。刘长令用他坚韧不拔的毅力书写了青春与梦想,三十年始终如一,坚定不移,他将满腔热血和汗水都挥洒在农田和实验室,为全国人民的幸福呕心沥血,肝脑涂地。
校友简介:刘长令,1982年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中化集团沈阳化工研究院新药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自198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沈阳化工研究院新药合成室从事国家攻关项目新农药创制研究工作,被誉为我国“新农药创制第一人”。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九五”至“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或科技支撑)项目,发明的杀菌剂氟吗啉获国家和部级发明奖各一项;参加杀菌剂烯肟菌酯的研制,获部级发明奖一等奖。他先后发表论文500多篇,编著8部,主持完成国家重点课题10余项,获得中、美、欧、日等国发明专利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