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校友风采
李伯安-:用生命创作的绝代画家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16-03-24 访问次数:3626

    李伯安(1944-1998),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人。1959年考入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郑州艺术学院就读,后又回河南大学美术系进修。他被誉为“一位罕世和绝代的画家”,他用生命创作的画卷《走出巴颜喀拉》被认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奇作。 

1959年,15岁的李伯安考取了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郑州艺术学院。1962年郑州艺术学院并入河南大学成立艺术系。李伯安从郑州艺术学院肄业后,当过建筑队小工,卖过汽水,在小学当过代课教师,在工厂当过工人。不管处境多么窘迫,李伯安始终紧握手中的画笔,到乡村、街道为人画像,为小报画插图,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在业界小有名气之后,他先后在河南人民出版社、黄河文艺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任编辑。1983年,李伯安又追随母校,回到河南大学艺术系进修。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取得了骄人的艺术成就: 1983年,作品《新娘子抬轿》入选全国六届美展;1985年,作品《太行人》获省展一等奖;1986年,作品《猎手》获河南省首届中国人物画展一等奖;1987年,作品《名将粟裕》参加全国“纪念建军六十周年”画展; 1989年,作品《日出》入选七届全国美展获铜奖,并获河南七届美展一等奖;1991年,作品赴日本巡展,并入选法国秋季沙龙展……他广采博纳,融汇中西,大大地丰富了国画人物艺术语言的表现力。

1988年,李伯安开始筹划创作一幅反映五千年黄河文明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巨作。为此,李伯安连续数年深入到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收集了大量的素材,1991年,画家租下两间房子作为画室,开始创作他酝酿已久的长卷。1998年5月2日,画家倒在了正在创作中的人物长卷之前,他把自己完完全全地融进了“巴颜喀拉”那一派漫天皆白、寥廓无垠的圣境。

《走出巴颜喀拉》画卷高2米,长121.5米,共有十段,以高远的立意、恢宏的气象、精湛的刻画和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当之无愧的跻身于中国人物画经典作品之列。这幅气势恢宏的画作一经面世,李伯安对艺术宗教般虔诚、乃至为艺术献出生命的精神,立即征服了全国美术界。146位顶尖国画家迅速地捐出150幅画作,无条件地为李伯安绘画巡回展和出版画册筹款,这在20世纪末那个处处讲求“经济效益”的时期是绝无仅有的。而李伯安生前在全国并不太知名,因为他潜心创作,默默耕耘,没有办过一次个人画展,甚至作为河南美术出版社编辑,没有正式出版过一本自己的画册。

1998年至今,李伯安画展在郑州、洛阳、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太原、西安等地陆续开幕,引起巨大轰动,一些专家和国画界权威人士认为李伯安应载入中国美术史乃至世界美术史,而李伯安的代表作《走出巴颜喀拉》也被认定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奇作。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说,打开李伯安的画作,“忽如一阵电闪雷鸣,夹风卷雨,带着巨大的轰响,瞬间把我整个身子和全部心灵占有了。我看画从来十分苛刻和挑剔,然而此刻却只有被征服、被震撼、被惊呆的感觉。但我很清楚,我遇到了一位罕世和绝代的画家!”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