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明德学人
王文科:追忆张如法先生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22-03-21 访问次数:2085

注:1996年9月2日明伦校区南大门合影

前排自左至右李卫国、冯团彬、张如法、苏文魁、沈卫威

后排左 胡德岭 右 王文科


       题记——一百一十年的河大明伦校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薪火相传。古朴、典雅,书香浸润的校园,有一个美丽的“四老传说”,即河大新闻编辑岀版专业领域张豫林、王振铎、宋应离、张如法四位德高望重的先生,学院师生们敬称为“四老”。如今遗憾的是“四老”中的张如法先生已于2020年永远离幵了我们。


注:照片由阎现章老师提供

学报编辑部老师合影,前排右一为张如法老师


今天让我们一同追忆张如法先生。

还是几年前,临近春节,与单位同事一同看望张如法先生,明伦街南侧河大附属小学对面家属院五楼,简陋至极,张如法先生简朴到极致的生活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与张如法先生平素几次的交往成为永远的怀念,今以此文以示纪念。


翻开履历:— 


张如法(1938—一2020) 男,汉族,浙江宁波人,河南大学编审、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编辑社会学和编辑选择学。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河南大学从事中国文学与编辑学的教研工作以及《河南大学学报》的编辑工作,是我国最早研究编辑学并招收编辑学研究生的学者之一,在编辑学的教学和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荣膺“新闻教育30年贡献人物”奖。




注:斋房(学报所在地)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张如法曾主持《河南大学学报》享誉全国学报界的“编辑学研究”专栏(该栏目于2014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第三批名栏建设工程”)。他认为“编辑即选择”,是学界“编辑选择观”的代表学者之一。出版专著2部:《编辑社会学》和《编辑的选择与组构》。《编辑社会学》一书开创了编辑学中对“人”与“社会”关系研究的先河,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首届优秀著作奖”、1991年“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等。《编辑的选择与组构》一书也被学界誉为中国研究编辑选择理论与实践的代表著作。其论文《选择:编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职责》荣获“全国首届优秀出版论文奖”,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还有《组构:编辑的文化学意义》、《完善:编辑的一个本质含义》等数十篇。其在编辑出版的实践方面功力深厚,《河南新文学大系》丛书中其担任四本书的策划、编辑工作,该丛书分别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经其负责的校对、编校质量检查的数十本图书、五种期刊,皆为优级编校质量。在编辑出版学理论与实践上潜心研究,独辟蹊径,勇于实践,成绩斐然,深受学界尊重。




注:六号楼  (学报所在地)


张如法先生,历尽八十二个人生春秋,一生简朴,心无旁骛,潜心编辑出版研究领域几十载,专心而执著,淡泊而从容,宁静而儒雅。与张老师晤面时那慈祥的目光,音容笑貌,将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永不褪色。




注:严励、王文科与张如法老师合影


后记一一一百一十年后的明伦校园依然是低调的古朴典雅与厚重,书香弥漫,暗香浮动。“四老”只是河大无数个黙黙坚守、辛勤耕耘老师们的代言,正是这种“孺子牛”与“拓荒”精神,成为河大学术领域的引路人与脊梁,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与典范,影响一代又一代学人去传承,接力,奋进。“四老”身上凝聚的学术精神成为引领学术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构筑学院文化与传承的源泉。成为河大“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大学精神的精髓。相信,这种河大人的学术精神,学术血脉,学术情怀,学术品格,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溅桃润李,薪火相传,定会在河大这片学术沃士生根、开花、结果。春华秋实,桃李满园,香飘四溢,代代流芳!




注:王文科、涂钢与张如法老师合影


祝愿学术之树常青

祝愿育人之苑常绿

祝愿代代学人

祝愿我们的河大

猗欤吾校 永无疆!!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