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7日凌晨4时,吴雪莉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在淮河医院和外语学院领导的体恤帮助下,我得以在吴老师去世前的十二小时之内,进入ICU见导师最后一面。喊了她三声之后,我已经泣不成声。明知她失去知觉已近360天,我还宁愿相信她能够感知到学生们的真爱和依依不舍之情。
我与吴老师的情缘始于1980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就得知河南师范大学(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有一位全国知名的英文教授,她来自美国,中文名叫吴雪莉。事实证明遇见吴老师是我的幸运。从入学不久的文化讲座,到那年的元旦晚会,以及吴老师亲自讲授的美国文化课,无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虽然当年对吴老师充满崇敬,作为本科生,我跟她联系不多,她对那时的我始终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直到读研期间,我才有机会跟吴老师近距离接触。当年吴老师住在明伦校区小礼堂附近的一个独院里。院子被竹林环绕,种植着品种繁多的花花草草。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外面很少能见到的花卉深深地吸引了我。看我蹲在一簇如蝴蝶、像凤鸟的蓝紫色花前仔细观察时,吴老师为我解谜道,这种花是 bearded iris,汉语叫鸢尾,也被称作扁竹。看到我对花如此喜欢,吴老师慷慨地让我移走两株。自那以后,吴老师在我心目中就从一位严格要求的论文指导教师逐渐转变为可亲可近的自己人。也应该就是那一刻,吴老师在我心中埋下了热爱大自然的种子。
查询后我发现,鸢尾花的属名iris为希腊语“彩虹”之意,这正契合了吴老师的身份——中西文化交流的红娘。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吴老师曾以家庭妇女的视角创作了一本英文小说——《中国一条街》,描写社会主义中国的日常生活,为西方世界了解红色中国打开了一扇与众不同的窗。经周总理批示顺利加入中国国籍之后,吴老师积极主动为促进中美交流互鉴搭建桥梁。每次回美国探亲,她总是热情地向身边的美国朋友介绍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山水风光。她曾到美国多所大学讲学,介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宣传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步入晚年后,吴老师行动不便。每当春暖花开,高继海老师都会带吴老师外出踏春赏景。为满足老师的赏花愿望,高老师曾专程驱车带我们前往中牟绿博园。在百花盛开的园子里,她指着那些美丽的花儿,一一教给我们花的名字。吴老师赏花时开心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后来,识花不仅成为我的习惯,我也让身边的很多人学会了鸢尾的英语名是iris。
一次,我带吴老师在铁塔公园游览,观赏造型各异、色彩缤纷的鸢尾花。最后吴老师指着一棵花瓣上有絨毛的大朵鸢尾,告诉我这就是她的最爱——有髯鸢尾。在我们身边作业的园艺师听到后,果断热情地采了一朵最大的有髯鸢尾,郑重地双手献给了吴老师。这位园丁说,“您一辈子为开封做了很多贡献,我代表开封人民把这朵花送给您,表达对您的敬意和感谢。”
吴老师92岁那年,我约了出租车,带着轮椅领她到天波杨府赏花。司机不仅帮我装卸轮椅,搀扶老师上下车,分手时还推辞说“不用给钱”。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在公园,市民们见到鹤发童颜的吴老师,总会像遇到熟人那样纷纷上来打招呼。
吴老师长女曾讲过一个故事。她跟朋友在纽约中国城吃饭时遇到一位女士,听口音是开封人,便上前搭话道“你是开封人吗?”得到确认后,她那位美国朋友就向这位女士问起,“你们开封有个美国人你知道吗?”那位女士立刻骄傲地回答,“你是说吴雪莉吗?她是中国籍美国人,是俺们开封人!”可见,吴老师不仅是河大学生敬仰的“洋教授”,也是开封人眼中的“老街坊”,八朝古都市民心中的女神。
77年前,吴老师从美洲大陆乘船来到中国,虽历经坎坷,终桃李满天,吴老师也因此荣获“十大功勋外教”、“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各种荣誉。
4月,正是鸢尾初放的季节,吴老师化作彩虹女神永远离开了,留下学生们无尽的思念。正如鸢尾花语——爱的使者,她架起了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的桥梁,是中美友谊真正的典范!我认为,吴老师这一生决定来中国,对了!吴老师这辈子选择当教师,值了!
作者简介
关合凤,三级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正处级组织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美国女性文学等;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及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并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项目;获批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