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校友文萃
一个人的夏令营——大凉山之旅,悬崖村背后,新闻的热和生活的冷
作者:河南大学 发表日期:2019-06-18 访问次数:1732

我们旅行和阅读不仅仅是为了拓宽视野

更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印证自己所认识的这个世界,

而这一切,除了增长见识、丰富情感,还能够培养理智的思考和判断,

让我们成为性格独立完善,同时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民族学家刘绍华女士所著的《我的凉山兄弟》吸引我来到了大凉山。书籍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这里的部族人群、吸毒现象、生存环境。而我希望深入了解书籍之外,这里的另一个剖面。当然,我也会把这种理解转变成我的教育方式,供女儿丫丫参考。


       彼时的我已经四十岁了,但对世界的好奇心还从未减退。而丫丫十一岁了,我正准备让她暑假常规的旅游转变成旅行,这就是为她准备的一个人的夏令营。因为我不能给她一世的陪伴,却希望给她面向世界的能力和勇气。这一点,我相信自己能做到。

 

       所以,首站我选择了苍莽、雄浑、淳朴、原始,甚至贫瘠和落后的大凉山。




       从普雄登上前往西昌的绿皮火车时,清晨的霞光正笼在远山上,宁静安详。而火车内却是另一番热闹喧嚣的景象,背篓的阿婆、揽筐的大婶、挎着书包的小姑娘、抱着母鸡的商贩、赶着羊群的养殖户(对,你没看错,活生生的猪和羊都是这趟车的乘客)都在使劲的拥挤着,希望找到自己的位置。

 

       于是母猪的哼(ˉ(∞)ˉ)唧声、羊群的踢踏声、母鸡的咯咯声、商贩讨价还价的争执声,彝族人打牌的吆喝声汇合在一起,让这列火车成为名副其实的移动集市。我和丫丫把背包随手扔上了行李架,兴奋地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画速写、拍照。这里俨然就是一个庞大的素材库,活色生香的上演着琐碎生活的真实。

 

       站台上地方政府的标语温馨而充满了魔幻主义:坐上幸福小慢车,共创美好新家园。这是中国目前最便宜的火车之一,为了照顾大凉山地区普通百姓的交通出行,政府贴钱维持着这趟本该退休的火车5633次。体验这趟火车,也是我们此行大凉山的目的之一:从观察者的角度,感受另一种生活。








       我不想成为他人生活的猎奇者,只是希望通过旅行和旅行中的绘画、拍照去记录和感受不一样的世界。随着女儿的慢慢长大,我想带她一起行走于广袤的大地,了解善与恶,看待喜与悲,收藏真与美。





       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尓莫乡阿土列尔村就是声名远播的悬崖村。因为这个村庄建在高耸的悬崖之上,与高速发展的时代格格不入,从而形成新闻的热点。即便悬崖村活在热搜和世人的关注中,贫困和不便仍然是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今危险的藤梯在新闻的报道下,已经换成了钢管搭就的悬梯,但丫丫仍然爬的哇哇大哭。甚至忽略了一览众山小的凉山美景,和沿途色彩斑斓的蝴蝶与蜥蜴。

 

       当我们经过三四个小时的钢架攀爬,气喘吁吁爬到悬崖村的时候,已经在没有回返的时间和体力了。旅行中的小小意外往往能带来惊喜,而我们宿在山上的帐篷里,夜晚可以数星星的时候,丫头已经忘却了爬上来时的艰辛和劳累。

 

      入夜时分,乌云盖过了灿烂的星空,大雨哗哗的落下来,父女俩狼狈的逃离了某色伍哈家屋顶的单薄帐篷。当两个人湿哒哒的嬉笑着,跌跌撞撞钻进简陋的屋子时,那种酸爽的经历早已让生活的苦转化为体验的乐。第二天早晨,缥缈的腰带云笼罩了大凉山,那种雨后清新而明媚的阳光,让丫丫知道,有些生命里的幸福是和金钱无关的。










        大凉山以及悬崖村生活在新闻的热度里,而这现实背后的冷酷和贫瘠,甚至思想的局限,仍然是无法想象的。

 

       河谷里种植着烟草,年轻的爸爸把酒瓶放进了三四岁孩子的嘴中,村子里的人会以农民式的狡黠博取一点点利益……这些都不可否认。但同时彝族诗人阿库乌雾的诗也召唤我对这里怀有另一种感情。因为这里有另一种古老而深远的文化,从三国时期的七擒孟获而下,也已经有两千年了。

 

       从越西的普雄到西昌、昭觉、美姑、布拖,我和丫丫行走在潺潺溪流与崇山峻岭之间。拍到沧桑的老人与天真的孩童,画下层叠的群山和酗酒的醉汉。而这一切,有的来源于书本的印证,更多却是自己观察的收获。当我们离开大凉山回到城市的时候,有一天丫丫突然惊异的告诉我,爸爸,我们去过那里,你看新闻上正在介绍呢。

 

       因为一次旅行,她会对一个陌生的地方怀有感情,我想这也是旅行的意义吧。







       跟随者张承志的《心灵史》我可以认识西海固,跟随李娟的《冬牧场》我可以了解哈萨克的转场,跟随彼得·海斯勒的《江城》我开始喜欢涪陵……就象跟随刘绍华的《我的凉山兄弟》来到大凉山一样。

 

       书籍打开一扇窗口的同时,也让我踏上一段旅程。老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对于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而言,阅读和旅行都是必不可少的。心灵鸡汤说的多好哦,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是的,我想我一直在路上。也希望将来孩子们和我一样,用对这个世界无限的好奇和爱,永远热泪盈眶。


       沿途画速写是必不可少的,在色达坛城画完之后,我俩相互啧啧称赞对方“你画的真棒”,嗯,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精彩又纯真的画了,哈哈哈哈,和谐社会需要相互吹捧哦

 



       为了配得上做她的爸比,必须比她更勤奋才可以哦,否则怎么以德服人呢,我一大早就去当地菜场画画,乐此不疲。





       苏州我龙哥也在千里之外进行了创作,借来撑撑门面,那才是当之无愧的赞,让他压轴登场吧。





【建营时间】


2018.08.12——2018.08.23


【远营二人组】


营长:海川(爸爸)


海川,河南社旗人,

1997-2001就读于河南大学艺术设计系。

游走于绘画、摄影、设计、广告、诗歌、戏剧、旅行的艺文深度探寻者;记录生命体验的全方位观察者;中国早期户外生活的先行者。

1998开封-西双版纳单车万里行;

2013云南迪庆州傈僳族自治县维西近两年的拍摄历程;

2016绿色江河志愿者(青海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斑头雁项目)。

队员:海粟(女儿)


上海市长宁区实验小学学生,

极爱绘画、手工、故事写作的小文青一枚。


——————   下面是广告时间   ——————


2019云南大香格里拉亲子营已经启幕,

有兴趣的就加入一起玩吧!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