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出发,去风中寻找卵石/让我们带着收获归来吧/用血液使他们温暖/用灵魂的烛火把他们照耀/这样我们才能睡去——永远安睡,再不用害怕危险的雨和大海变黑的时刻/……/我们的梦想,才能升起/才能变成一大片洁白/年轻的生命,继续飞舞,他们将飞过黑夜的壁板/飞过玻璃纸一样薄薄的早晨/飞过珍珠贝和吞食珍珠的海星/在一片湛蓝中/为信念燃烧……”
——顾城《在大风暴来临的时候》
人们常说,高处,是美好事物诞生之地,也是人一生不断追求的目标。所谓“光之所在、云之所栖”,人类文明、思想、艺术等一切美好的事物,皆在高处得以汇聚,受到赞颂与敬仰。2020年,一个不寻常且多难的年份,我和四位至交、也是我的中欧同学,共同开启了一段非同寻常的“登高之旅”。
“天路漫漫,道阻且长”,实际上,骑行的艰辛和难度要超越常人的想象。我们第一天从云南香格里拉出发,当时我已经出现了高原反应的征兆,加之因为没有任何高原骑行的经验,我连防晒霜都没有涂抹,结果第一天就“出师不利”——我的鼻子、嘴唇、胳膊统统晒伤了。而且骑行的过程异常艰苦,尤其是骑行大上坡的路段,非常考验人的毅力、耐力和意志。据说西藏骑行最艰难的路段是觉巴山一带,实际上很多司机都不太敢开车经过那一段路,因为那里确实太险峻了。对于我们骑行而言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从海拔3000多米直接骑到了4000多米,对我们的身心是一次真正巨大的考验。挑战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在东达山,刚出发200米,我就开始呕吐,差点想放弃……我们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地方一路骑行,在接近目的地的最后七公里,因为出现高原反应无法骑行,我只好一路推着自行车徒步前往终点东达山垭口。
迪庆机场会合,开始“滇藏骑行”)

(图为:开始新的艰苦征程)
不得不说,“滇藏线”沿途的风光极其壮美,但道路异常险峻,这还是夏季,如果是冬天风险可能还要大上不知多少倍。骑行时,最害怕长长的大货柜车,特别是两车在高山崎岖弯道交汇时,通常我会停下来,等车过去,再继续骑行。但另一方面,我对大货柜车司机冒着这么大的风险穿越丛山峻岭、常年奔走在危险的道路上也由衷地心生敬意!不得不向这些为了养家糊口的劳动人民致敬!
(图为:著名的72道弯,虽风光壮美但道路险峻)
骑行途经著名的72道弯和怒江大峡谷时,很多道路依然非常崎岖难行,可以看到中国的武警战士们正在尽全力维修道路。据说修路过程中,因为条件艰苦、风险极大,已牺牲了很多解放军战士和工农兵战士,在此,特别要向那些保家卫国的军人致以崇高敬意,也真心感谢各个时期为祖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士!
抵达玉龙雪山上的酒店休憩时,犹记得那个静谧的夜晚,风清月朗,同学们不由地轻声唱起《二十年后再相会》:“……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那时的山噢那时的水,那时风光一定很美。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那时的春噢那时的秋,那时硕果令人心醉。来不及感慨来不及回味,多彩的梦满载理想,一同向着未来放飞。我们把蓝图再一次描绘,让时代检阅让时光评说……那时的天噢那时的地,那时祖国一定更美……”大家许下了期望“二十年后再来骑行”,开玩笑说实在骑不动自行车就改骑摩托车。我们同为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时代赋予了我们太多的共同记忆。当年我们年轻的时候希望祖国20年以后有巨大的变化,而祖国今天的变化已远超我们的想象。在时代的大潮中,同学们也各有成就,好几位同学创立的公司已经上市或者准备上市。不禁感慨,岁月老去,而我心依然年轻。
(图为:夜晚美景,动人心魄!)
(图为:同学们举杯相约二十年后再相会)
(图为:梅里雪山最高峰卡瓦格博峰,露出了圣容)
在雅鲁藏布江大弯处,合影留念!)
一路骑行过程中,除了壮丽的大自然景观,我们也不断看到中国的变化——滇藏线上的道路建设,老百姓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等,深刻感知到:“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这是一片满载收获的土地,这是一片富饶强盛的土地,这是一片永远都不会服输的土地……”不仅如此,骑行中所遇到的人们也让我记忆深刻:敦厚热情的藏族人民;以“五体投地”的方式前往西藏的朝拜者;不惧风餐露宿、一路骑行的大学生;两位推着婴儿车分别从江苏、雅安徒步前往西藏的女士;在穿越一个约2.5公里长、没有灯光的隧道时,驾着车不超越我们,始终跟在我们身后,好心用大灯照亮我们前行之路的司机朋友……还有一路遇到很多直播的人士,真正让人感受到了时代进步发展的巨大飞跃,也让人深感中国的技术进步的确是超前的。这类专职做直播的人士,以直播的形式向外展示其用几个月、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用各种方式丈量祖国土地的过程,由此反哺自身,获得经济上的回报。相比过去的中国社会而言,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变化。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可能是生活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但他们仍然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用不同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这其实也是中国变化的一个象征。时代的进步固然会带来压力,实际上却也带来了动力。对于那些真正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来说,他依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壮丽的山河故事中,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永不停歇的奋力拼搏。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每个人靠自我奋斗成长的机会。
(图为:然乌湖的日落黄昏)
(图为:抵达芒康县,县城街道挺干净)
(图为:在波密县城里散步,市容环境还不错。)
(图为:五体投地,前往西藏的朝拜者)
成功骑行到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垭口,我们的“滇藏线”骑行也终于要宣告结束。在两头大牛铜像的中间我举起了陪伴我12天艰苦骑行的“战友”——自行车,庆祝自己有了一个藏族名字“加仓不措”,也希望自此中国股市一路走牛!
最终抵达人们心中的朝圣之地拉萨,因需尽快回归投入到繁忙的工作日程,我只能短暂一瞥。那一瞬我犹立云巅之城,遍览一方净土,回首来路,心头不禁泛起李白那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感慨。而恰在布达拉宫对面山上,写着几个大字“祖国万岁”。世事纷纭,惟愿二十年后,祖国更好,而我们也依然年轻。
发现我的头发被骑行帽压成了这个形状。)

我在两头大牛铜像中间举起了自行车)

(图为:同学们买了鲜花庆祝我们骑行胜利完成!)
再会,美丽的西藏!这次骑行,让我终身难忘!也许多少年后,我依然会忆起这艰难的12天经历的种种……
马尔克斯曾说,文字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它是水平和无限的,它永远不会到达某个地方,但是有时候,会经过朋友们的心灵。
也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位正在靠自己双手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国人。
——写于2020年8月21日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