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校友风采
李嘉言:著名唐诗研究专家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13-09-02 访问次数:3237

        李嘉言(1911~1967),字泽民,又字慎予,笔名家雁、贾彦、高芒、景卯、李常山等,河南武陟人,著名文学家,唐诗研究专家,教授。

        李嘉言出生于农家,1930年暑期在河南大学读完预科,考入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1934年毕业后,在河北保定育德中学任教一年,即被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召回当助教。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他随校迁至长沙(为国立临时大学),1938年春转昆明后,一直在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任教,并师从闻一多进行唐诗研究。1942年,李嘉言赴兰州西北师范学院任教,1947年暑期到国立河南大学任教,1949年10月任中文系主任、教授,河南大学科委副主任。

        李嘉言早在中学时期,就接受了进步思想,参加了党领导的革命活动。1928年春,曾被当时的地下党组织口头任命为共青团开封市委书记,除领导“学运”外,还参加“工运”。1928年冬曾先后两次被捕入狱,时因蒋冯大战,以无罪释放。抗战胜利后,李嘉言参加和支持了西北师院学生的民主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学习马列著作,并很好地运用到教学和学术研究中,写出了注入新思想观点的研究论文多篇。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李嘉言把一生献给了高等教育事业,并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他曾学写新诗,还积极参加文学组织活动,曾任《清华周刊》文艺专栏和《文学月刊》的主编。与此同时,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跟着陈寅恪、闻一多等老师学习“考证”。1938年初,临时大学由长沙迁往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他同闻一多等一同参加步行团,途中与闻一多朝夕相处。他在清华、长沙、昆明的十多年时间里,对唐诗、楚辞、诗经的研究,一直是在闻一多等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一时期,是他研究成果的丰收阶段。之后,他又将研究视野延伸到汉魏六朝文学等学术领域。

        李嘉言在唐诗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除早期的《贾岛年谱》和《岑诗系年》等著作外,他对孟浩然、韩愈、李贺等均有研究,有《孟浩然游踪考略》、《韩愈复古新论》、《李贺与晚唐》等。1956年12月9日,李嘉言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改编全唐诗草案》,呼吁对《全唐诗》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订和研究。这是他创新性学术思维的具体体现,展现出了敢为人先的学术视野。1960年10月,受中华书局委托,李嘉言在河南大学成立了唐诗研究室,与本校高文教授等组织“全唐诗校订组”,制定出《整理全唐诗工作规则》,开始了对《全唐诗》的全面整理工作。在三年多的工作中,李嘉言先后编出《全唐诗首句索引》、《全唐诗重出作品综合索引》,使《全唐诗》的考订整理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李嘉言在唐诗研究方面进行了不懈的追求,不但激励着后辈学人锲而不舍,同时也赢得了唐诗研究界应有的尊敬。

        李嘉言的主要学术成果还有《唐诗丛考》、《汉魏六朝文学论稿》、《先秦文学史稿》、《新校长江集》和《李嘉言古典文学论文集》等。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