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校友风采
王毅斋:追求光明和进步的经济学教授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13-09-02 访问次数:1932

        王毅斋(1896—1972),曾用名子豫,河南省杞县人,经济学家、教育家。1915年,王毅斋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河南高等学堂毕业,1923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赴德国慕尼黑大学深造,继转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经济学,1928年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王毅斋曾任济源县县长,因不满当时官场黑暗弃职,1930年,被聘为河南大学经济系教授。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王毅斋挥笔写下悲壮感人的《泣告河南大学同学书》,号召青年学生成立“抗日救国敢死团”。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王毅斋积极捐款、捐物,慰劳上海抗日军民,并在河大进步学生中组织“反帝读书会”。与此同时,他还出资在家乡杞县创办了有名的大同中学,聘请河大进步师生(多数为中共地下党员)到大同中学执教,使这所学校很快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豫东的一个红色堡垒,培养抗日干部的革命摇篮。1933年,他又在河南大学创办《今日》半月刊,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暑假,当时政府胁迫河南大学以“王毅斋思想左倾”为借口,将他解聘。

        被解聘之后,王毅斋亲自担任大同中学校长,大力倡导陶行知的“小先生教授法”,让学生订阅革命书刊,经常给全校师生作抗日救国的演讲,还带领师生进行街头宣传和游行示威。1936年到1938年,大同中学学生成批开赴抗日前线,不少学生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竹沟。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革命牺牲的大同中学学生就达370人。

        1940年,王毅斋受聘为河南大学经济系主任。在河南大学四处搬迁条件异常简陋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建起经济系资料室,捐资购买近1000册书刊。他鼓励进步学生广泛传阅《资本论》,辅导高年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

       1947年3月,王毅斋在开封主持成立了河南民盟地下省支部,并担任负责人。同年5月,全国“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革命运动爆发,王毅斋被推选为河大教授会代表赴南京请愿,并因此再次被解聘。1948年6月开封首次解放,王毅斋和河大进步师生380多人率先投奔中原解放区参加革命,延安新华社称这一壮举是“文武两支大军在战略要地中原的胜利会师”,号召全国知识分子向他们学习。

        1948年7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任命王毅斋为中原大学筹备委员会副主任。他与陈毅、嵇文甫一起为创办中原解放区的这所人民革命大学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封第二次解放后,他重回河南大学,任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重要职务。他为河南大学的振兴,为全省文教事业的发展和统战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1957年,王毅斋被诬为河南省右派集团的总头目,错划为“大右派”。“十年动乱”中,他被诬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多次遭批斗。1972年9月14日,王毅斋患肺炎逝世,享年76岁。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