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书释“斋房”,为斋戒的屋子。常用于书房,学校宿舍等。河大明伦校园主干道两侧就分布有十二幢、两百余间这样的“斋房”,连体成片,有序分布,蔚为壮观。
沿明伦校园南大门至大礼堂中轴线两侧,依次分布有优雅别致的建筑群体,东有十斋,西有二斋(史料载,原规划设计东西各建十斋,后因故未实施),统称为“东西十二斋房”。
东西斋房,与明伦校园大礼堂、六、七号楼等均为第六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建筑群。当初设计功用为学生宿舍,从整体设计到完全建成历时31年。1921年建西一二斋、东一二斋;1926年建成东三四五六斋;1952年建成东七至十斋。整个建筑设计规整有序,整齐划一,每幢斋房建筑面积552.48平方米,均为三层,内廊式布置,走廊内北墙设取暖壁炉和烟道、火墙,走廊尽端为木制楼梯,每层走廊两侧各三间,二、三层尽头各有一小间,共20间。各层均为木制楼板,底层架空,架空处南北墙上设通风孔,防潮除湿,保护地板。楼体为砖木结构,屋面为横三道屋脊,屋面四周有城垛式女儿墙相围,每个斋房门口均有悬山顶垂花门罩,顶部覆以筒板瓦,两个垂花柱之间镶刻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30块木雕花板,内容是梅兰竹菊、珍禽奇兽,是整幢建筑的点睛之笔。按平面布局,为山面入口,西式格局,屋顶为东西三个人字型双坡顶勾连式组合,中西特点兼容。每间使用面积为15.6平方米,可放置四张单人床,墙上设四个壁橱供放书籍,第三层房间内窗台下地板上设有逃生钩和逃生锁,设计缜密、细致,功能完备,成为高校宿舍建筑中的经典之笔。
据史料记载,1936年,东北大学南迁期间,该校师生们曾在斋房度过了一段学习生活时光。同年4月26日,张学良将军曾亲临明伦校区东斋房看望师生,这里,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
随着学校事业规模发展壮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期,东西斋房,曾经是历届刚留校年青教师集体公寓,阁楼雅居,简约生活,其乐融融。老师们从公寓迁出后,这里曾经分布音乐系(东九斋),工艺美术系(东十斋),民生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东四斋),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东五斋),化学研究、总务处(东七斋),招生办公室(东一斋),学报(东二斋),希腊文明研究中心、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西二斋),总务处,心理咨询中心,廉政文化中心等,是部分学院及职能单位学术研究机构所在地。斋房,那朱红色的木质楼梯、地板,青砖红瓦,那份肃静与淡然,给师生们留下几许美妙回忆。
东十斋房,位居南大门至大礼堂中轴线东侧,自南向北,鳞次栉比,与大礼堂交相辉映,西二斋位居七号楼西南侧,绿荫丛中,尤显得幽静安然。礼堂两侧设置斋房,正是中国古代书院制传统布局,体现讲堂左右布置斋舍的显著特征。东西十二斋房,自成规模,设计感强,视觉观感有序、和谐、完美,成为中国高校风格独具的宿舍建筑群,也给明伦校区增添了一片亮丽的风景。
东西斋房,简约有序的建筑组合,似一排排琴键,凝固的乐符,琴瑟和鸣,弦歌不辍,赓续百年学府新的世纪奋进乐章!
明伦,我们的大学,我们曾经朝夕相处的斋房,我们共同的心灵记忆……
2021年11月6日初稿
注:当撰写修改完这篇文章,我们关注到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2022年1月28日)公告显示,河南大学原注册地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明伦街85号已变更为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明理路北段379号。
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历程碑,明伦街85号终将成为我们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