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明德学人
王宏剑:正气永存天地间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20-11-22 访问次数:1439
   2020119日上午,我正在画室画画,忽然眼前涌起王老师的音容笑貌,不由沉思良久。不多时剑伟便自郑州打来电话,告知王老师已于凌晨仙逝,于是倍感万分悲痛。遂托剑伟与王老师家人联系,代转哀悼之情意。

   上一世纪70年代初,我还在开封23中上学,王老师的套色木刻版画作品《任凭风雨多变幻》参加当时的全国美展,当时河南省仅有非常少的作品入选。此作品被各种能见到的刊物发表,并被出版社印刷为单幅画悬挂在新华书店十分醒目。从而激起了无数美术爱好者的梦想,我便是其中之一。岂不知在此之前,王老师版画作品早巳闻名全国。

   1977年恢复高考,我从下乡插队的尉氏县农村考入当时位于开封市的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有幸成了王老师的学生。四年学习之中,王老师无疑是对我以后油画创作影响最大的老师。上素描课时,王老师有时会和我们同时画,他会观察良久才会动笔,大气简约的布局,质朴的神态,准确的造型结构,高度概括的黑白灰关系跃然纸上。第一次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激励。

   众所周知,版画中最难驾驭的表现技巧是木刻。王老师恰恰选用此法来表现河南的农村生活,上一世纪60年代便创作出《棉花姑娘》《踏遍江河来,赢得满山红》《治沙造林》《槽头夜话》等杰作。作品之中王老师不仅能把农民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透露出时代的特征和正气。随着时代的变化,王老师同样能驾驭另一种主体创作,70年代的《出勤》《任凭风云多变幻》《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听涛》等,无论画面布局,色彩设置,人物形象,表现技巧,内容寓意均十分杰出。80年代改革开放后,王老师致力于教学育人和创作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创作更为轻松自由,简洁大气,深入人心。《春到中原》《路遇》《田园曲》《小鸡》《情深如子》《鲁迅先生》《柳园口》《许慎像》《老情满地》《铁塔》等达到了另一自由境界。王老师的作品画面布局随内容而变,十分讲究。人物形象质朴善良,阳光正气,彰显时代特征,表现技巧高超,极具个人风格,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河南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

   生命之旅如同行走,举足在走,落步仍然在走。王老师的生命与精神已和他的作品融为一体,作为楷模永存于天地之间。


作者:王宏剑

77级美术系



       王宏剑(1955-)河南灵宝人,1977年考入河南大学美术系。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授予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获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河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曾为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曾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奖”,第三届全国油画展“优秀作品奖”,20012002纽约国际肖像展“总统奖”和“杰出贡献奖”。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瑞士巴塞尔现代美术馆等机构收藏。油画代表作品有《阳关三叠》《奠基者》《秋阳》《神地》《农家喜宴》《黄河古驿》等,出版有画集《王宏剑油画作品选集》《中原画风油画卷·王宏剑卷》《中国当代油画家王宏剑作品集》。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