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邃青:河南大学考古学科的奠基者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12-12-05 访问次数:1903
张邃青(1893—1976),名森祯,以字行,河南省太康县人,著名历史学家。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历史地理部,先到开封省立第一师范任教。1927年,接受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前身)之邀请到校任教,在河南大学终其一生。
张邃青在河南大学度过了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担任过河大文史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等职,也曾兼任开封市副市长、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等职务。在任何一个职位上都有建树和亮点,尤为使人缅怀的,就是他对考古学资料的重视,从而启迪了河南大学的考古学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他有自己独特的学术风格和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教学内容与考古新材料的密切结合。他认为只有及时地对新出土的文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考古学资料充实到教学实践之中,才能不断提高古代史教学质量。当时,河南大学尚未开设考古学课程,他所开设的“中州文化史”与河南考古关系密切,他在该课程教学中大量引入新的考古学资料,对文学、史学系同学之考古研究,启迪很多。
二是注重学术考察、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1931年,殷墟发掘开始不久,他带领河大学生赴安阳参观考古发掘,回校后在文学院史地学会第三次会议上报告参观学习的经验,调动了学生参与殷墟发掘的积极性。当年,河大学生石璋如、尹达等就进入了殷墟发掘队伍,河南大学也因此成为国内最早参与考古发掘的高校之一。
抗日战争的八年间,河南大学辗转搬迁到河南的信阳、南阳及陕西宝鸡等地,正常的教学秩序难以维持,但是,张邃青与河大师生共同坚守,开出了全国数量第一的课时数,他还将动荡的时局化为实践教学的良机,把学生组织起来,率团到豫西山区进行历史文化古迹与传说的调查,撰写了高水平的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既使学生受到锻炼,也丰富了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内容。
三是重视地方史教学。张邃青讲授的“中州文化史”和“河南史地研究”两门课程均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周恒曾在《记河南大学学术研究》一文中指出,张邃青的“中州文化史”课程,足以代表中原文化之特征,亦为中国文化之主流。
张邃青非常重视地方文物保护。正是在他的努力下,长年失落在河南大学草丛中的两通清代贡院碑,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由市里拨出专款在河南大学(原清代河南贡院旧址)择地修建了两座红柱灰瓦的四角凉亭,使贡院石碑得以妥善保护。此外,开封城东北的明代镇河铁犀、市内的女真国书碑、禹庙碑等文物的完整保护,都得益于他的奔走呼号及不懈努力。
张邃青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河南大学的教学和学术事业,先后教授过“中国史部目录学”、“中国上古史”、“中州文化史”、“河南史地研究”、“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宋辽金元史”等多门课程。张邃青的学术研究长于宋史、《史通》、河南地方史等,曾撰写有《北宋太学考略》、《读校本宋史记》、《嵩山专著书目考》、《伏牛山中之蛮族》、《河南地方史料》、《嘉靖河南通志考》等,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