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在俄留学生的课余生活,莫大中国学联携手河南大学俄罗斯校友会共同举办了“艺术之旅”线下参观活动。
本次活动以线下参观美术馆的方式展开,河南大学俄罗斯校友会组织校友参与活动,一块领略了俄罗斯印象博物馆(Музей русского импрессионизма)馆藏的独特魅力。
01 印象美术馆
罗斯印象派美术馆是一座现代化的美术馆,于2016年在前布尔什维克糖果厂的旧址上建立。美术馆内收藏了众多俄罗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近期俄罗斯印象派美术馆还以《Точки зрения》为主题组织了艺术家肖像画展览。
除了标志性的俄罗斯画家谢洛夫、科罗文的作品,博物馆还展示了许多优秀艺术家的作品。
02 游览安排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四位来自莫大艺术系的博士生为大家进行画作技法和内涵理念的讲解。中文讲解主要由莫斯科大学艺术系博士生李晓梅与唐海天共同负责。莫大艺术系博士生尼古拉·达尼连科担任此次活动的俄语讲解。而毕业于莫大艺术系的博士宋韬学长也协助解答了同学们在观展中提出的问题,并在观展最后以“文化和教育”的视角组织同学们共同交流观展感受。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希望让同学们对印象派的形成发展有一定理解,知晓印象主义的归类模式,知晓对相关作品赏析的正确方式。
游览
本次活动共有34人报名参加,参观时以8至9人为一组有序进行,每一小组由一名艺术系学长负责对作品的讲解和小组的引导。此次活动也受到了诸多单位的支持,河南大学俄罗斯校友会在莫斯科的优秀友人也随同共同观展。
03 展后交流
活动结束后,宋韬学长引领每位同学分享了对于俄罗斯印象派绘画的参观感受。以下是部分同学的精彩发言:
张煕晨同学:“这次展览从另一种专业角度带我们去感受不同的画作,也切身感受到了不同流派表达风格方面的碰撞。印象派在俄罗斯结合历史,文学,音乐等各个领域的展现,让我们体会到了印象派在俄罗斯所形成的独特魅力。”
左子扬同学认为:“一副作品是否引起观者的瞩目,除了在绘画水平外,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情感宣泄和表达。在观赏同时,观者的审美和内心体验也是影响选择更喜欢作品的重要因素。”
范泽坤同学觉得:“艺术是深奥的,一副作品当人们仔细去欣赏他时才会发现他其中的奥妙。画作中那不知所谓的几笔,变成了水中波澜的反光,变成了云雾飘渺。他需要在一定的角度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出来。”
王佳怡同学:“在参展过后我对印象派绘画的印象就不止于书面,而是更深入于画境之中。自从沙皇彼得大帝以来,俄罗斯艺术一直遵循着西方的审美原则,艺术风格的发展也是如此。我认为俄罗斯绘画更具文学性,叙事性,社会性。”
黄薇婷同学表示:“关于印象派美术作品的参观,我的感受可以概括为“整体性”和“画面感”这两个词。我认为文学和艺术是有共通点的,能够互相沟通感受和情感,可以称之为通感。在这些作品当中,作者并不局限于某一细节的刻画,也不拘泥于某一笔线条的勾勒,而是关注整体性画面的构造甚至是超出画布范围的想象空间。这也与文学作品中画面感的构造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写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