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友动态
王卓华校友回校讲学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21-06-13 访问次数:2375


A


6月11日下午,玉林师范学院校长,上海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校聘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特聘教授,广西自治区特聘专家王卓华教授应邀于文学院二楼会议室作题为《康熙博学鸿儒与清初诗风蜕变》的专题讲座。


王卓华教授为河南大学中文系八五届毕业生,讲座伊始,王教授以自己在河大的学习经历为切入点,并就清代文学文献展开话题。讲座第一部分为康熙博学鸿词科开科考试的政治与文化考察,王教授对博学鸿词科的设立背景、选士原则、考试内容等情况作简要介绍。他认为此词科使得清王朝由武功主导走向文治主导的战略布局得以基本完成,对清代统治者赢得文士之心、进一步确保清王朝统治中国的正当性、合理性与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讲座第二部分内容为康熙博学鸿词科与清初诗风的蜕变,王教授分别从创作主体的消长、诗坛重心的迁移、诗坛盟主的代兴三个方面,概括康熙诗坛所呈现的一些特征。与此同时,王教授对清初诗风变化的表现进行总结,他认为经过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科之后,清代前期诗歌里的现实主义精神减弱,民生疾苦、现实生活的关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神韵诗”中大量的山川风物的描写,及温厚平和的感情抒发。最后,王教授对诗作中真性情内涵的变化也作简要描述,指出此时的诗人倾向于以缠绵清丽的诗笔描摹内心含蓄而细致的感受,曲折地表达温柔敦厚的儒家传统诗教,而这种蜕变也正是清代统治者所期待的。

最后,武新军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并鼓励大家踊跃向王卓华教授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王教授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张乐林老师则针对王卓华教授的讲座内容发表见解,并就文学专业的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与同学们分享经验。王卓华教授的讲座具有深厚的学术内涵,同学们都受益匪浅。本次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嘉宾:

王卓华教授,河南大学中文系八五届毕业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文学文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8),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