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明伦往事
赵要风:河大四忆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19-10-22 访问次数:3350


       “河之大者,润生泽物”是我们在河南大学生物系恢复重建20周年时想到的8个字。生物系1987年恢复建系,作为88级生物系本科生,我们对河南大学、对生物系的感情之深厚不是简单的“母校”两字可以概括的。想起这8个字,也是寄望我们挚爱的河大生物系多培养品行端方的大家,泽被后学,造福社会。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10年过去了,生科院迎来了重建30周年。我们的孩子们也到了当年我们入学的年龄,不由让人想起30年前我们在八朝古都开封、在河南大学、在生物系度过的4年时光。头两年居住的宿舍,窗外即是铁塔湖,触目便有宋代琉璃塔。经明伦街从庄严的南大门进入校园,穿越两侧古式小楼,直抵古色古香的校礼堂。那种底蕴深厚是现在很多大学校园没有的,以至于到现在我还顽固地认为自己记忆中的河南大学校园是其他任何一个大学都无从比拟的。





       当年入学时,系是新系,教导我们的老师大多也刚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年龄与我们相差无几。与这些年龄相仿的老师朝夕相处,对每个老师是都会留下终身印象的。一提起生物系便会联想起来王天仕和李锁平老师的厚道与真诚,郑合勋老师的帅气,翟国堂老师的俊朗,谷艳芳老师的美丽,郭曙光老师的聪明。




   蔡兴元先生是生物系恢复建系的创始人。先生是朝鲜族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我们心目中,蔡先生温文尔雅,一身书卷气。刚开始因为先生是系主任,我们是学生,不自觉会有距离感,对先生的学识了解不多。到了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先生老将出马,亲自给我们辅导生物化学。当时生物化学教材用的是1980年左右沈同先生编写的,上下两册,是国内大学为数不多的经典教材。这门课的讲授者是翟国堂老师。国堂老师刚毕业,知识新,讲课极为幽默,极大地刺激了我们对生物化学的兴趣。认真想起来,我对专业英语的兴趣就是翟老师给勾起的。当年国堂老师在曹更生实验报告记录本上的一句“Your calligraphy is very good”,绝对让老曹同学热血沸腾,致使他不仅当时的生物化学课程考试得了第一,如今也成了河南大学的教授。




       国堂老师讲授生物化学是一流水平,但等蔡先生给我们辅导生物化学时,我们又更进一步地理解了什么叫高屋建瓴。先生对这门学科的系统的理解是深入骨髓的,当时听了蔡先生大约两三个小时的讲解,真如醍醐灌顶,忽然醒悟原来对一门学科是可以这样透彻地理解的。大约是确实开悟了,后来我在参加中科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生化考了70多分,题极难,据说这个分数是当年报考遗传所考生中的生物化学第一兜。每忆及此,内心便感谢先生。虽然先生已经仙逝,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当年宋纯鹏老师刚从燕园研究生毕业,给我们教授植物生理学课程。从宋老师那里我们得以了解老一代植物生理学家比如汤佩松先生和他们的传奇故事,这些前辈和他们的传奇经历真的能激发我们对科学的兴趣。想想宋老师现在成了河南大学的掌舵人,我们真是荣幸。宋老师对我们生物系和河南大学是有巨大贡献的。在当年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河南大学生物系闯出了全国的名气是离不开宋老师以及尚富德老师的智慧和努力的。记得10年前,一位国内有名的从事生物学研究的同行在访问了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后,专门撰文盛赞宋老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了极为优秀的成绩。那时我刚从欧洲游历回国,看到有关母校和宋老师的消息,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




     

       张大卫老师绝对也是我们班同学们印象极深的一位老师。当年具有研究生学位的老师很少,大多数老师都是本科毕业。大卫老师比宋老师来得早,从遗传所获得硕土学位后到了河南大学生物系。大卫老师知识面广而新,口才极好。来了以后即用他自己精选的英文文章给我们作专业外语教材。大卫老师当时的授课绝对是风靡震动了我们班,尤其是女生。记得在最后一堂课大卫老师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有人写了一张纸条,“张老师,在我们心目中你就是一个伟人”。我后来考研报考遗传所也是受大卫老师的影响,一个老师真可以影响一群年轻人。


       生物系88级一班不到40人,男生3个宿舍,女生2个宿舍。据我们的第一任班主任王天仕老师说,当年他去招生,我是我们班第一个被录取的学生,颇感荣幸。生物系88级在路云和天祥两位班长的领导下就像他们俩的名字一样,绝对是和谐的一个集体。我自己的舍友八大金刚: Adei(源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忠子、红民、二建、圆圆、小曹、我和皮皮。世事沧桑,年不及半百,红民兄几年前竟然没了!同居一室4年,兄弟之情何能忘怀!占才(Adei)嗜读且极幽默,考研政治超过80分,一个字,服!毅彰(忠子)亦嗜书,曾记我从旧书摊淘得冯梦龙著《情史》一册,毅彰羡慕不已,苦求不已,不予。下次见毅彰,一定携书赠之。红民忠厚,未曾想最早离兄弟们而去。二建品性如闲云野鹤,超常的从容淡定。泽春(圆圆)坚忍执着,一路从河大闯到加拿大当教授。更生(小曹)之天资无有其匹,围棋杀遍生物系无对手,乒乓球技艺挥拍四顾心茫然,学习成绩在男生中更无出其右者。记得当年学习中心法则,更生就预言,他绝对不相信RNA在中心法则中只是简单充当了一个蛋白质翻译模板的作用,这些年最新生物学的进展印证更生的直觉多么敏锐!年龄最小的建政(皮皮)多才多艺,一首吉他弹唱惊煞四座。宿舍八大金刚出了4个博士,5个教授,也不枉老师的教诲。





       说起来颇感惭愧,当年报考河大生物系还真不是因为对生物学感兴趣。高中求学期间偏执地认为做一名中学老师,一辈子教授一本书极为无趣。所以选择生物系的唯一理由是自己认为学习生物学将来最不可能做高中教师。造化弄人,进了校才发现我们的专业是正儿八经的师范专业,是专门培养高中教师的。大学前两年沉浸在误打误撞进生物学专业的失望情绪中,时不时与二建因为睡懒觉而逃课。记得逃了几次植物分类的课后被饶广远老师发觉,在课堂上警告:以后这两个小子再逃课,期末考试绝对不及格!被警告后还真的管用,以后不但不逃课,私下里还拼命用功记忆那些在我看来没有任何规律的植物分类知识。最后这门课程少有地考了个全班第一,以至于到现在还可以给非生物学专业的人士嘚瑟一下如何鉴别牡丹和芍药、丁香和紫荆的区别。




   

  大学后两年接触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后忽然发现生物学如此有趣,如此迷人,便决定考研,继续从事生物学研究。准备考研的过程是一个进入忘我状态的过程,半年的时间里主题只有两个字——读书。在此期间任何时间都不想浪费,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一定在教室看书。记得冬天天冷,为了节省时间,自己不愿出去,让二建他们帮忙到市中心买了一件当年常见的绿色军大衣御寒。几年后我第一次去见媳妇就是穿着这件军大衣。想象一下,一个1. 84米高的小伙子,体重仅50余公斤,裹着一个寒碜的黄大衣,竟然通过了美女的面试,真要感谢兄弟们啊!


       我当年的高考体检记录是身高1. 84米,体重50公斤,瘦到无以复加,绝对好排骨。虽瘦,但饭量不小。有生以来最多的进食记录是在大学创造的。某一天因缘际会,没吃早饭,午饭又错过,晚饭时大碗牛肉拉面吃了两碗(4两饭票一碗),2两一个的烧饼吃了4个,创造了——个至今未被自己超越的一顿饭进食1.6斤面食的纪录。



       大学四年毅彰、二建、更生和我组成了一个吃饭帮,最早老崔和我结伙,后毅彰和更生渐次加入。吃饭“四人帮”是一个完美组合,好处很多。4个人中2个人负责买粥,一人端2个碗;一人负责拿2份菜;一人负责馒头,真是perfect!“四人帮”的好处还体现在我们花和别人一样的钱可以吃到比别人更好的菜,理论是这样:一个人单独吃饭一定要买一份菜,我们4个人4份菜吃不完,就可以吃小灶,只买2份小炒!每个月每人30块钱交于更生会计,每当大家不想在学校食堂吃饭,便向曹会计提出申请能否用“公款”到外面改善伙食。通常会到南门校门口小餐馆“值得吃”或“好再来”,一人一碗鸡蛋面加一瓶汴京啤酒,价值人民币2元,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绝配!



       

       后来考研期间3位兄弟为了保证我足够的营养,定期每周去给我买鸡蛋和方便面。每天晚上从教室回来我可以煮一包方便面加一个鸡蛋,25年前那绝对是人间至味,现在想来那滋味里还有兄弟们的情谊。


       作者:赵要风,88级生物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河南大学首届最美校友获得者。


       选自《陌上柔桑破嫩芽——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恢复建院30周年纪事》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