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校友风采
畅谈历史建构和文学传播,王立群先生华园讲坛上讲述“西汉爱情故事”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23-12-02 访问次数:2055

三尺案头读青史

百家讲坛唱《大风》

  

1127日上午,著名文化学者、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研究专家、河南大学文学院王立群教授应邀作客华南理工大学华园讲坛,从历史上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切入,带来题为历史建构与文学传播的精彩讲座。


王立群,我国著名学者,中国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研究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以及中国历史的大众化普及,在央视《百家讲坛》讲《史记》等内容,将帝王将相、历史沉浮娓娓道来,让《史记》这部“史家绝唱、无韵离骚”飞入寻常百姓家,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


本次讲座是华南理工大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校学科高质量建设的内容之一。学校校长张立群出席活动并为王立群颁发名誉教授聘书。

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负责人及教授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全体中层干部,学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队伍,文科学术带头人和各院系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学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主持讲坛。

下面,我们就从“琴挑文君的真相”开始,全程回顾王立群先生的精彩讲座。


琴挑文君的真相

“司马相如在中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之所以受今人青睐,源于他与卓文君的一段传奇情缘。这段千古传诵的旷世情缘,真相又是如何?”王立群首先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将“琴挑文君”这一历史典故的背景、序幕、发展、结果,向师生们娓娓道来。作秀赴宴、琴挑相识、半夜私奔、各方反应、成都的生活、再回临邛、打道回府……一步步,一件件,王立群抽丝剥茧,以史为据,将《史记》中简洁的记载,还原成一个完整、丰满、客观的故事。


《西京杂记》的婚变

《史记》中记载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似乎很圆满,两人的结合也因此成为自由爱情与美满婚姻的典范。但王立群指出,《史记》中司马相如“琴挑文君”的故事,在后来发展出了不同的版本。比如在《西京杂记》的记载中,两人之间竟然出现了情感危机,闹起了婚变。事情的详情是怎样的呢?

王立群首先介绍了《西京杂记》中对二人爱情故事的不同记载,比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回成都后因生活无着而算计卓王孙,再比如卓王孙被算计后碍于脸面而厚遗文君,还有卓文君貌美异常,以及司马相如欲纳妾、文君作《白头吟》以讽的“婚变”等内容。

“婚变是真的吗?”王立群溯源历史典籍,对《白头吟》一诗进行多角度的考证,得出《白头吟》一诗并非卓文君所作的结论。

王立群表示,作为司马相如、卓文君爱情故事传播较早的一个典范样本,《西京杂记》增添了婚变再到回心转意的情节,而促使这一转变的,竟是假借卓文君之名所作的诗歌。他认为此种现象展示了文学传播的力量“很猛、很强大”。


司马相如的神化

与《史记》记载相比,《西京杂记》在增加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婚变情节的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减少了一些戏剧化的情节,最关键的是临邛县令王吉与司马相如谋划的情节消失了。这一细节的消失,使司马相如、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发生了“质”的变化。此后的文学作品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司马相如人格中的瑕疵被消解,相如、文君愈发成为追求爱情而不顾一切的典范。

从宋元话本、元代杂剧,至明清传奇、近代京剧及地方戏的推波助澜,更是使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得以广泛流传,成为中国老百姓了解司马相如、卓文君故事的基本途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亦因此成为定式。

王立群指出,即使《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案可查,但人们仍然认为民间戏剧、小说中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才是真实的,这就是文学传播的力量。


神话的质疑

不过,对事情真相的探求也是人类的心理需要。所以,后来的一些文人学者也在质疑:司马相如真的是在追求一种唯美纯真的爱情吗?

王立群引经据典,介绍了西汉杨雄、东汉崔骃、魏晋葛洪、南朝梁代刘勰、北齐颜之推,唐代司马贞、刘知幾,宋代魏天应、魏庆之、苏轼等人认为司马相如是“窃赀”或“窃妻”的看法。

历史事件本身是唯一的,为什么会在后来的传播中发生改变?接受者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并且相信他们接受的是真实的呢?王立群指出,这关系到历史的不同层次——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历史、传播的历史、接受的历史。


历史建构与文学传播

“接受的历史不等于记录的历史,记录的历史不等于真实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传播。”王立群分析了历史不同层次的关系后表示,流传千古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浪漫爱情故事,只是一个神话,是后人一厢情愿地自作多情,他们一次次把司马相如、卓文君推向神坛,是为了满足一种美好的理想。“接受者不愿破坏他们的心理期待,因而会拒绝真实。”

“从某种程度而言,历史就是文学。我们需要文学,以满足我们的情感需求;我们需要历史,以满足我们对真相的需求。历史和文学,一个都不能少。

       

精彩的讲座引起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与王立群围绕历史人物与史实的关系、文学在历史传播中的作用、文史兼通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提问师生:在文学化演绎历史故事的时候,如何平衡神化历史人物和保持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

王立群:演绎历史故事首先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证。有些历史事件缺乏文献记载,研究起来比较麻烦,所以要通过严格考证来判断真伪,这也是史学家存在的意义。例如《史记》中司马迁的记载是否有误?这些问题都需要各领域研究学者共同考证。

提问师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更有效地传播真实的声音?

王立群:传播中的话语权确实是个重要的问题。我个人也是一个自媒体的爱好者,在很多平台开通了账号,但我没有让别人去操作,唯恐会误导别人。我觉得面对一些“爆炸性”新闻时,还是要审慎对待,要慎重辨明真伪,不要轻易发言、转载。

提问师生:请问您如何看待文学对历史的传播与虚构之间的关系?

王立群:从小说、戏曲再到影视作品的创作,文学对历史的传播由来已久。而如今加上短视频和新媒体的演变,会让文学对历史的改编和传播变得复杂,也带有一些虚构和断章取义的成分。因此我认为首先还是要有史实作为依据,不能凭空虚构,其次需要严格推理和合理推测,在此基础上通过文学推动历史的传播。

提问师生:这么多年来您一直坚持研究学问,是我们年轻一辈学习的榜样,能否和我们分享是什么样的力量一直在支撑您?

王立群:这大概是源于长年累月对学问的坚持和教学实践中的追求。从最早带79级的学生到如今,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到古典文献学,从小学生到研究生课程的传授,我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主动去追求对学问的研究。即使我如今将近80岁了,在家里也还是闲不住,依然保持着每天阅读和写文章的习惯。可以说长久的坚持会形成一种习惯,习惯的力量又会让人继续坚持下去。

提问师生:《史记》一直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于它的著者司马迁,您是如何评价的,您觉得他更像一位历史学家还是文学家?

王立群: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家中少有的文史兼通的学者。我个人更欣赏文史兼通,因为文学与史学是不可分割的。司马迁是个史学家,但文采卓然。司马迁将他的文采和感情全部融入到《史记》中去,所以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用文学的“妙笔”写3000年的历史真实,其中又寄托了自己的爱憎好恶、价值判断。同时,《史记》是中国二十四史中唯一一部完全意义上的通史,这很难,很了不起。有人问我最喜欢《史记》中的哪一个人物,我回答说:我更喜欢司马迁。


与人文齐飞!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奋勇前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强化文科与工科的交叉融合,以有组织科研大力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走出了一条具有华工特色的文科发展之路:

学校社会科学总论进入ESI全球前1%;2019年以来,获国家级社科类重大重点项目35项,其中获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两度位列全国高校第2位;获部级奖13项,获省社科奖48项,其中一等奖13项、特等奖1项;840余篇咨政报告得到批示或采纳。


面向未来,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希望学校广大教师传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在立德树人、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胸怀国之大者,彰显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希望华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努力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实现学科繁荣、文脉绵长。

希望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深耕中华文化沃土,实施好学校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挖掘校史内涵,拓展校园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华园故事。

希望全体青年学子传诵经典、博览群书,自觉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深刻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文化自信和人文情怀,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