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校友风采
百龄校友张效房对话青年学子: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23-08-19 访问次数:2102

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

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

培养年轻人,让年轻人超过自己远远超过自己!

……


近日,我国眼科学界泰斗、

全国最美医生、

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教授、

河南大学医学院1945届校友

——103岁的张效房

在第三届河医医学教育论坛暨

第三届河医医学生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研讨会上

与青年学生们交流时

103岁的张效房全程

站立对话交流长达37分钟

他始终思路清晰声音洪亮,不失风趣


既有科技创新精神

又有历史责任担当

1939年

张效房在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开启大学生活

在侵华日军炮火下艰难求学

“那些年,艰苦程度难以形容”

“老师全心教,学生拼命学”

用针线缝本子、拿染料当墨水

什么都打不垮向学的心

作为我国眼内异物研究的奠基人和

眼外伤专业的学术带头人

1955年以来

张效房在眼内异物定位和摘出方面

38项发明和改进

被认为是

我国对国际眼科学事业的两大贡献之一


如今
张效房百岁高龄依然在岗

工作耐心细心

一个病人平均看诊40分钟

为了节省时间

自己少喝水少上厕所

从医七十余载,初心不改

希望大家努力学习

成为国家的栋梁

张效房坦言

他现在看起来很健康

实际上是“五脏不全、四脏有病”

因肾癌已经摘除一个

肾脏肾癌肺转移现在靠药物来控制

曾经得过脑血栓

脑子里现在还有一个支架

心脏有严重的冠心病

因为年龄和精力的原因

张效房现在科学研究做得比较少

他表示,未来要依靠年轻人

“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

老年人的任务就是培养年轻人

让年轻人超过自己

远远超过自己!

希望我的母校日新月异

更上新的台阶

张效房,1920年10月出生于河南开封

1945年毕业于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

虽然已经毕业78年

时至今日

张效房对求学河大的时光依然印象深刻


书柜里放满了荣誉证书及纪念照

1939年,张效房以全国统一招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河南大学医学院。谈起自己学医的初衷时,他表示,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很多同学都投笔从戎参加部队,为抗战事业奉献青春。由于自己身体不好,便想要学医学来救助伤员,也算是为抗战服务。入学时,他没有经济来源,学校发放的四块钱助学贷款也会拿出三块钱来,和同学们一起轮流买粮食野菜。


河南大学医学院旧址

谈及学习条件时,张效房说道:“那时大学里没有课本,都是教授讲时大家记笔记,但条件艰苦到甚至连笔记本、墨水都没有。没有笔记本便去县城杂货店买大张的油光纸自己裁剪缝成本子,没有墨水便去买蓝紫色的颜料溶化后蘸水来写。教授讲授认真,同学学习也十分努力。”学校宿舍对面有一座小山名叫叠翠峰,天一亮山坡上便坐满了拿着笔记本复习的学生,晚上同学们便点起油灯凑在一起学习。第一年油灯用的还是煤油,第二年条件艰苦,只能用豆油,三两同学趴在一张桌子上学一晚,早上起来被油烟熏得鼻子里都是黑色,就连吐的痰也是黑色的。

他回忆到,由于时局动荡,学校多次迁移,由鸡公山迁至南阳镇平县,后又迁至洛阳嵩县。在嵩县时,学生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住在民房里,夏天闷热难耐,冬天寒冷漏风,吃饭只有馒头配一些野菜,肉、豆腐甚至黄豆一年到头几乎没有见过。教室使用民房,学院的实验室设置在大庙中。尽管条件艰苦,学院的教授们基本上都没有离开学校,例如闫仲彝教授、张静吾教授、朱德明教授。大家用牛车把医学院所有的图书、仪器、实验设备以及医院的药品、X光片都带出来安置在大庙中,坚持办学。


河南大学抗战办学路线图

回忆往日峥嵘岁月,张效房又对母校未来的发展表示祝福:“河南大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院系调整,改为开封师范学院,改革开放以后又恢复了河南大学的建制和原本的名称,发展很快,希望我的母校日新月异,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还正在学校就读的河大“小师弟小师妹”,张效房对他们提出了期望:“我亲爱的师弟师妹们,现在的学习环境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相比,很是优越。在当今如此好的学习环境下,你们一定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将来为国家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师躬耕杏坛,桃李遍布四方

如张效房般优秀的铁塔牌学子

正在各行各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前途漫漫,大道不止

张效房所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博大情怀

必将激励更多学子奋力前行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