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底色”
2020年,适值我们亲爱的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恢复建系40周年,学院举办了非常有意义的征文活动。通过网络,看到一篇篇感人至深的纪念文章纷至沓来,倾心拜读之余,我们教育系92级在上海的几位同学相约聚在一起,共话当年同窗情谊,感恩师长谆谆教诲,祝福母院前程美好。情之所至,同学们携手共撰小文,感念河大教育系深深烙刻于我们成长路上的那份“底色”。
(教育系92级上海同学:黄忠敬
芈玉芹 李桂红 李晓军 杜晓堂 丁彪)
我们是1992年9月进入河南大学教育系的。那一年,无论对于我们个人还是整个国家,都是踏上新征程、开辟新时代的一年。当年懵懂青涩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未来中国大地将发生怎样的改革开放奇迹,也还没有体会到未来母校和恩师们将给予我们怎样的不竭精神动力。刹那芳华,28年过去了。每每与老师或同学回忆起在河大的岁月,心底总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暖意,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情愫,但却备感滋养。
感念恩师们对我们的包容,遵循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一心引领我们成长。印象中的四年,从辅导员到授课教师,或温文尔雅,或深沉内敛,或诙谐幽默,或犀利睿智,或亲切温暖……每位老师风格不一,包容大爱、真诚负责是共有的特质。老师们对待我们这些性格迥异、背景不同的学生,都像是对自家孩子一样包容,给予无私的爱。学习上,尊重每位学生的特点,给予极大的信任、尊重、鼓励与支持。辅导员岳亚平老师实实在在陪伴我们走过了的四年大学生活,对每位同学的影响绝对深远。“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绝不是一句歌词而已,在许多同学的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着岳老师当年的影子。尊重每一位同学,公正公平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的理念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正是这份最无私的爱,使得我们无论在哪里打拼奋斗,都一直与母校紧密相联。
感念老师们以身作则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用心做事,以诚待人。大学时期经常会有一些公益活动,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翰园碑林挖泥,一次是铁塔湖边植树。翰园碑林初建在龙亭湖边,泥深土硬,说实话,活儿不轻;东城墙植树,挖坑后都要到铁塔湖舀水,劳动量也不小。两次活动,系里不少老师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与我们学生一起挖泥浇水,丝毫没有架子,裤腿卷得高高,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口馒头。多年之后,每每想起那热火的场面,不由得伸伸胳膊踢踢腿,好生眷恋。岁月变迁,鬓发渐白,感恩老师们在青春和梦想开始的地方,给予我们坚韧和力量。
如果说一所大学让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魂萦梦绕,那一定是因为这所大学的厚重文化。教育系在河南大学悠久历史的滋养下,秉承“厚德博学”的院训,始终给我们一种厚重感,低调而优雅,质朴而自然。
这种厚重感来自于历史。八朝古都历史辉煌,悠悠铁塔铃声清澈。坐落在古城开封的百年名校,自然而然成就了历史的厚重感。明伦街南校门上“明德 新民 止于至善”的校训至今熠熠生辉,气势恢宏的河大礼堂、悠悠古韵的博雅楼、博文楼、中西合璧的十二斋……无不体现着河大的厚重历史沉淀,也哺育滋润着有幸加入教育系大家庭中的我们。母校在我们成长之初春风化雨,以其润物无声的大学文化锻造并影响了我们一生的人生态度和意志品质。
这种厚重感来自于大师。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教育系大师辈出:李廉方先生的“廉方教学法”、“三王”之一王汉澜先生的《教育学》风靡全国,是师范院校学生的必读书目……一代又一代师生辛勤付出,教育学脉代代传承。在校学习的那四年,我们有幸听到不少老师的精彩课程。从神经生理学到普通心理学,从教育学原理到中外教育史,从学前教育学到学校教育改革,从教育研究方法概论到教育统计学,丰富的课程结构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0年前打下的文化厚重底色,至今仍然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和不断成长的精神源泉。
这种厚重感来自于责任担当。创立于1912年的母校是当时闻名全国的三大留学基地之一,承载着救国救民、国家振兴、民族富强的重任。百余年来,虽然历经风雨,但河南大学始终担负着这样的使命担当。作为河大的重要院系之一,教育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等方面都体现了这种使命和担当。经过多年的发展,教科院在教育理论创新、决策咨询服务和引领教育实践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展望新时代,河南大学教育学又面临着新的机遇,迈入国家高水平学科建设的行列。未来已来,未来可期,相信母院的未来更美好。
我们92级有两个专业63名同学,组成特别有意思。从性别比例上来看,心理学专业5名女生,25名男生,男生远多于女生,这5名女生在大学四年里一直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而学前专业13名男生,17名女生,女生多于男生,印象中学前专业的男生总是有那么点儿优越感。如果按照入学方式,又可以分为常规高考生、高中推荐保送生、中师保送生和劳模推荐生四类。中师保送生是那个时代的特有现象,劳模推荐生更是特殊,他们是已参加工作多年的优秀中学教师,入学前已获得劳动模范称号,然后推荐进入高校学习,在年龄上大我们不少,社会阅历也远多于我们。尽管92级同学来源多样,特色各异,但时隔多年,每每有机会再聚,依旧亲如当年、融洽和谐。
一起走过大学四年的63位善良可爱的“亲同学”,从初相识到现在已实足28年,无论现在哪里、在做什么,印象中每个人还都是当初青涩纯朴的样子。记忆中大学的学业成绩已模糊不清,而母校沉淀在我们身上的与人为善、专注坚持、为人低调、质朴纯良是最宝贵的财富,在每位同学身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类似的特质。那时候的同学生活很简单,打卡早操,按时上课,下课后一群同学嘻嘻哈哈奔食堂,晚饭后或图书馆或教学楼。92级的学风还是极浓郁的,超过一半的同学报考研究生,现在曲指算来,应届或工作后再进修,有一多半的同学继续深造。此外,我们那届的部分同学在大学期间就锁定纯真情感、毕业后喜结连理的双双对对至今也令人津津乐道……
记忆中的河大生活是温暖而美好的。1992入校那年,恰逢河南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应接不睱,那时大礼堂的灯火辉煌似乎照亮整个天空。四年里,我们游弋在知识的海洋,也徜徉在文学艺术的殿堂。学习之余,我们也享受着青春的飞扬。节假日空闲的教室里、周末晚间的食堂空地、篮球场上,翩翩起舞的身姿洋溢着热情的青春,在古风旋律中藏着爱情故事的“新鸳鸯蝴蝶梦”、蕴含处世哲理的“潇洒走一回”、充溢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海桑田尊严的“东方之珠”、还有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似乎又飘扬在耳边。一本本世界名著也扑入眼帘,我们认识了自信坚强的简爱、刚毅果断有主见的伊丽莎白、为人类事业献出全部精力的保尔﹒柯察金……由名著改编的电影《魂断蓝桥》、《罗马假日》、《飘》、《钢琴课》……把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影像深深留在心房。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我们的文学艺术素养,见识了国外的风土人情,了解中外文化差异。这些回忆总能唤起我们心里最柔软的情愫,在暖暖日光包围中让我们愈发温暖。
每一位河大学子都会怀念开封的小吃吧。记忆中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正南门左右沿街聚集了很多小吃摊铺,那时还允许沿街经营,摊贩师傅们一年四季常年驻守,经营时间从早到晚,为学校师生和南来北往的人们提供了各种美食。记忆里,一份炒凉粉加一份花生奶似乎是很流行的早餐标配。凉粉是用红薯粉做的,师傅把凉粉切成正方形小块,然后放在铁鏊子上翻炒,不时加入豆瓣酱和肉酱,一时香飘四溢,冬秋季节更是炊烟袅袅,所谓人间烟火不过如此。炒好的凉粉用热气腾腾的烤炉烧饼当容器盛满,迫不及待咬上一口,香!大学毕业后,走过很多地方,这种把凉粉炒热了吃,用烤炉烧饼当容器,然后把餐具和餐食一起吃掉,还因地制宜提供温热的花生奶,泱泱我中华美食,如此辩证、环保和科学的综合吃法似乎找不出第二个。炒凉粉是不是开封小吃的典型代表?这种做法的辩证和吃法的因地制宜似乎也融入河大学子的基因,亦是育人。
除了炒凉粉,开封还有许多知名小吃,肉夹馍、麻辣羊蹄、鸡蛋灌饼、羊肉汤、枣糕、桶子鸡等等……记忆里,冬日夜晚昏黄路灯下,同学相约到西门外,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血汤,额外撒上薄薄一层白胡椒,在弥漫的辣味中打个大大的喷嚏,然后哈哈笑成一团。读书时经费紧张,偶尔出去搓顿好吃的能满足好几天,那种享受时隔多年,依旧历历在目。忘不了的,显然不只是吃了啥,更是怀念当年一起流连小吃摊旁的你吧。感谢温暖美好、充满烟火气的河大生活。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是您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