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亮功:贯通中西教育理念的先导者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12-11-07 访问次数:1778
杨亮功(1897—1992),名保铭,字亮功,安徽巢县(今巢湖市)柘皋镇人。先后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多所大学任教,1927年于河南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前身)教育系任职,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他一生著述不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教育专著多部;从政后,他曾任监察院监察委员和考试院院长等职。
杨亮功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年就读于私塾,9岁转入父亲与亲属合办的养正小学。这所以教经史古文为主的新式民办小学,以其“一灯如豆,半夜书生”的勤勉笃学之风,为他奠定了深厚的文史功底。1915年杨亮功进北大预科,两年后考入北大中国文学系。在北大,两件事对他影响至深,一是他亲身经历了五四运动,并与表兄蔡晓舟一起完成了《五四》一书,该书成为最早记载五四运动的书籍;二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深深地触动了他,使他毅然把求学兴趣由文学转向了教育。也正是缘于对教育的热爱,1922年他前往美国求学,先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和纽约大学教育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1927年杨亮功学成归国。此时的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体制已初步形成,各类高校有50余所,面对诸多选择,他欣然来到河南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前身)担任教育系教授、文科主任。在校期间,他与同样有着美国教育背景的校长凌冰一起,积极借鉴美国经验,不断开展教育改革,切实关注学科发展,努力延揽各类人才,在文科设置了中国文学系、史学系、英文系、哲学系、教育系。他为哲学系开设“西方哲学史”课程,为教育系主讲“中山先生教育思想述要”。他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渗透到管理与教学工作中,把自己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学贯中西的理论知识带到课堂上。他带领各系修订课程标准,规范各类规程,扩充图书仪器设备,利用各类有益的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培养学生诚实刻苦的学习精神。他不仅思想深邃,见识广博,能够从更多的纬度来透视当时的教育体制,而且授课丰富生动,深受学生喜爱。杨亮功在河南中山大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于系科设置、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28年4月,由于水土不服,加之凌冰辞去了校长等原因,他离开了河南中山大学。
此后在台湾期间,杨亮功积极参加国立河南大学旅台校友会联谊活动。每每回忆起在河南的日子,他都无限感慨。他在自己的回忆录《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中写到,“当时河南省财政枯竭,军政人员待遇低薄,文职人员每月一律二十元,武职人员一律六十元。”而“我每月薪津二百八十元”,真是天渊之别,这是因为“河南省实行教育经费独立制度,指定契税为教育专款,设有教育管理处,统筹支配,不受政局影响。”时值军阀割据,能如此尊重舆论,容许教育经费独立,“不能不说是一种德政”。
离开河南后,杨亮功先后担任中国公学副校长、安徽大学校长、北大教育系主任等职。1933年他辞去北大教授,开始步入政坛。1949年杨亮功旅居台湾,历任 “监察院”监察委员、“考试院”院长等要职。1992年1月,97岁高龄的杨亮功因心脏衰竭在台北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