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明伦往事
耿纪永:一本书与一堂课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23-09-17 访问次数:4642

自从19976月离开母校,弹指间20多年过去了。梦里多少次又回到铁塔湖畔,与当年的老师和同学欢聚。能不忆外院?

大学里买到的第一本书

一旦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如烟,一桩桩、一件件扑面而来,我该从何说起呢?一抬头,正看见案头书架上的《金域行》。对,就从这本书说起吧。它可是我进入大学买到的第一本书呢。

至今,书的扉页上还记录着购买日期“19931018。那时正是刚入学一月余。一天早上上课前,时任班主任薛巧玲老师(她还兼任我们的精读课老师)兴冲冲地捧着一本书走过来。一进教室,她就举起手中的书,说这是王宝童老师的新书,推荐给大家。薛老师明明报了书名《金域行》三个字,但我当时并没听明白。尽管对书名很陌生,但作者我们却都认识。那时针对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南腔北调、方音较重的问题,第一个月的精读课主要是学习和纠正英语发音,其间,薛老师曾请来王宝童先生为我们示范。王先生中等身材,两鬓染霜,风度儒雅,进到教室冲我们微微一笑,我们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位和蔼可亲的先生。他一开口说英语,我们全惊呆了,简直和BBC播音员讲的一模一样!从此,我们就称王先生的英语是伦敦腔(恕我们那时无知,误把先生地道的BBC英语说成伦敦腔伦敦腔一般指伦敦东区下层人士讲话的腔调。王先生的英语恐应称为标准的发音更为恰当)。王先生也成为我们崇拜的对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们膜拜的大神

所以,当薛老师向我们推荐王先生的《金域行》时,虽然我不明白金域行是什么,但王先生的书一定不能错过。买来才发现,这是一本用英文写作的书,对于那个年代刚入学的新生,又愚笨如我者,简直就是一本天书,只好先收藏起来。大三那年,外院为我们开设了英国文学课,授课教师正是王先生。至今我还记得先生在讲台上迈着步子,手里打着拍子,为我们讲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iambic pentameter(五音步抑扬格)的情景。只见他口中吟诵“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日)的同时,轻音抬腿,重音踏步。一行诗吟完,脚上正好踏了五步,一气呵成,形象生动,我们也明白了什么叫五音步抑扬格。等讲到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说他第一次读查普曼英译的荷马史诗,兴奋得难以入眠,通宵阅读,第二天一早遂成此名诗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初读查普曼译荷马有感》)。诗中将自己阅读荷马史诗的经历比作在黄金之国(realms of gold)的旅行。王先生的书名正来自此。

也许正是因了这本《金域行》,我对英语文学和诗歌格外感兴趣,硕士和博士论文都选择了诗歌研究,从此,也踏上了金域之行。

我上的第一堂课

说到自己的职业选择,不能不使我想起大学时的一堂课,一堂我讲的课。那是19969月,大四一开学,毕业班就开展教学实习活动。根据以往的经验,同学们被安排去周边郊县的中学进行为期1个月的中学英语教学,而原中学的英语老师则利用此段时间到外院参加英语培训。

记得那时这项工作由时任院长苗普敬先生亲自负责。我被苗先生留下来协助他组织这个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班的工作,并兼任阅读课教师。那时,作为学生干部,我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因此,这次为培训教师安排食宿等工作,还算得心应手。然而,这次实习是我初登讲台,而听讲的还是一群老师,我不免战战兢兢,心里十分紧张。虽然前一天晚上将上课内容反复看过,已烂熟于心,可一进教室,心又一下子悬起来,怦怦直跳。就在这时,苗先生手里拿着一本书和一个笔记本,笑吟吟地从教室后门走进来,坐在了最后一排。先生似乎看出来我很紧张,便朝我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似乎是让我不要紧张。上课铃响了,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上课。记得那时我选了兰姆兄妹的Tales from Shakespeare(《莎士比亚故事集》)作为阅读课的教材。我先从莎士比亚的传奇人生说起,再讲到他的戏剧创作,渐渐恢复了平静。学员们也因为有苗先生的坐镇,个个精神抖擞,积极举手发言,整堂课进行得很顺利。下课后,先生给了我一个简短的评价——“上课还蛮像个老师的样子。这句评语虽然简短,却让我对自己成为一名教师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后来,我才得知,先生是有意让我毕业后留在外院工作,这次实习其实正是一次考察。第二年初,考研成绩公布,我考取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先生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学院虽然已经定了要留下你,但既然你考上了研究生,就安心地去读书吧,不要耽误了前程。就这样,先生又我走了。

想来,这已是2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母校河大和外院似乎已经早早地为我准备了未来,并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谨以此短文向母校和母校的每一位老师致敬。

作者简介


耿纪永,河南大学外语系1997届校友,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卓越百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与传播学院院长;曾任同济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等,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兼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教育部评估中心和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开封·明伦街/金明大道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0371-22196086 邮编: 475001/475004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