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明德学人
郭常英:我的学术经历——从学术编辑成长为专业学者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24-04-20 访问次数:3417

她,自毕业留校从事期刊编辑工作四十载,

默默耕耘。

她,相守河大,孜孜以求,

从一名编辑成长为史学者。

她,美丽如常,含英咀华,如同其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编审郭常英老师的编辑与学术生涯……

  

2011年 北京 第二届中国政府出版奖颁奖仪式

1982年初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1986年成为《史学月刊》编辑,走上密切关注史学研究、广泛联系作者的学习与探索之路。经过多年历练,我从编辑晋升为编审,因业绩显著,2010年获得第二届中国政府出版奖(优秀编辑)。作为学术研究者,我201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研究,2017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是该项目首席专家。在史学月刊编辑部工作38年,我现在担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讲授社会文化史等内容。2019年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成立,我被推举为副会长,一直致力于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2024年10月,中国慈善史专委会第四届年会及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河南大学举办,我仍在为推动中国慈善史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史学前辈、历史系教授胡思庸先生曾说过,做编辑“对专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对做好学问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我从学术编辑成为专业学者的成长经历,足以证明胡先生所言正确。正是从做《史学月刊》编辑开始,我通过组稿、编稿与学者和学界建立学术交往,开拓学术视野,选择以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为学术研究方向;通过挖掘资料、思考问题、潜心探讨,进入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领域,带领团队开展深入研究。作为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我与合作者完成并出版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成果《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2021年该著获得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在此之前,我编著出版的重大项目中期成果《中国近代慈善义演文献与研究》,2018年获得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另外发表的学术论文数十篇。


近日,“静音沉璧”主办者王文科先生约我谈一谈自己的学术经历,我深感,我从事学术研究与长期做学术期刊编辑有必然关联,这一经历使我得到了学术训练,逐步发现了值得关注的研究目标,目前致力于中国慈善史研究并做出一些成绩。

 

做编辑工作几十年,从基础工作开始,我参加学术活动、组织优质文稿,撰写学术综述、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版学术专著。我担任过编辑部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副主编,再任编辑部主任、期刊主编。今天在研究领域取得收获,与专业学者的影响、感染和激励有直接关系。史学月刊编辑部是编研一体化的优秀团队。我在岗位期间,注意每位编辑的工作与研究,编辑部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每个编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大家都努力奋进,不断进步。


2023年在日本参加学术会议

回顾20世纪80-90年代,全国高校办学条件普遍艰苦,高校学术期刊都存在办刊经费不足的问题。在经费紧张、编辑参加学术活动受限的情况下,我们编辑大多是通过信件与学者交流、组约稿件,建立学术交往,我们编辑部信件往来很多。下面一事对我影响较大。

《史学月刊》1991年第1期发表河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王天奖先生《从单产看近代河南的农业生产》一文,我是责任编辑。王先生是我省知名学者,著述很多,他对近代河南农史研究功力深厚。那时编辑部没有电话,更无可能通过长途电话与作者研讨论文内容。为完成此文的编校,我们多次书信往来。我深知王老师学问好、治学严,但他脾气大、说话直、语气重,对他心存敬畏。编校中经细查,我发现文章有几处确属文献疏漏,语句不通,便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去信求证。几天之后得到了王先生的回复,他言辞恳切,详细说明问题所在,纠正了相关文献。回信最后,他对我的细心查实和诚恳态度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他信中还批评了另一期刊编辑)。两整页用圆珠笔密密麻麻写就的回信,至今深印在我脑海中。这封回信中对后学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我感受到温暖与激励。之后,在与其他来稿专家沟通时,我的自信心增加了许多。编辑与作者通信,落款均为笔名。我的笔名为“映雪”。


进入新世纪之后,编辑部办刊经费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编辑外出参加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增多。主编李振宏鼓励大家积极组织学术笔谈、撰写学术综述,对我很有触动。编辑部收到的优质稿件日益增多,编辑与资深学者的交往更加频繁。通过向专业人士学习,促使编辑们不断进步。通过会议产生学术笔谈,几次国际学术研讨会让我记忆深刻。

2002年5月,中国东南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夷山举办。会议集聚了众多国内外专家,不少是在《史学月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此次学术研讨会之后,我将会议核心内容以“拓展思路,深入进行区域现代化研究”为题撰写了学术综述。文章提供的信息不仅推动了学界区域现代化研究,也促使我思考相关学术问题。

 

2005年暑期,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办,百余名海内外学者云集,议题广泛。海外学者的社会史研究起步较早,视野更宽,论题颇具前沿性。我与一同参会的马小泉老师等进行沟通后,以“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组织笔谈文章。这组笔谈的刊发对学界有积极影响,加深并扩展了我对中国近代社会史的认识。

另外,2008年四川大学举办近代中国城市大众文化史研究学术会,2009 年苏州大学举办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研究学术会,2011年安徽大学举办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学术会,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举办中国慈善史学术会,等等。这些会议均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有积极而深入的探讨,通过参会,我不仅组织了学术笔谈,更深化了思想认识,研究也在向慈善史走近。


2019年在长沙参加学术研讨会

通过参加高规格学术研讨会,加强了学术意识,也使我在学术深化中受益。有些学术研讨会与我研究方向一致,促动我与会并发表论文。新世纪之后,我专注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覆盖面较宽,发表文章有《〈平民教育〉倡导的平等主义精神》(《历史教学》2006),《研究慈善历史 关注慈善事业——兼评〈中国慈善简史〉》(《史学月刊》2006),“抗日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笔谈”(《抗日战争研究》2008),《传统社会心理对汪康年政治态度的影响》(《中州学刊》2007),《关注红十字会历史 促进研究深入发展》(《史学月刊》2009),《李叔同与报刊编辑》(《编辑之友》2012)等。此时以承担河南省哲学社科研究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为目标导向和研究关注点,深入探讨研究了一些相关问题,不仅眼界扩展而且能力提升,学界评价非常积极,经常受邀参加重要的学术活动。

由于中国近代慈善史料的不断发现,加之参加学术研讨,我对城市史、慈善史研究认识加深,将研究方向聚焦于慈善史和城市史,重在慈善文化。发表的系列论文有《慈善文化与社会文明》(《音乐传播》2013),《清末民初新兴音乐出版物与出版》(《中国出版》2013),《近代慈善演艺传媒与慈善救助》(《史学月刊》2013),《近六年来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述评》(《中州学刊》2014)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使我对慈善问题研究和资料挖掘更加重视,撰写文章多聚焦于此,如《抗战时期报纸与难民救助》(《中国出版》2015)《寓善于乐:清末都市中的慈善义演》(《史学月刊》2016),《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语境中文献出版若干思考》(《史学月刊》2017)等。较多文章被《新华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所论观点经常被诸多学术综述关注。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申报成功,我作为首席专家带领团队一起挖掘资料、开展研究,成果更多。2019年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专业委员会成立,我被推选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研究方面,由于重大项目有大量资料储备,研究涉及面较宽,问题探讨更加深入。课题研究中,我发表了系列文章,如《宋庆龄与保卫中国同盟慈善义演活动探析》(《中州学刊》2018),《慈善义演参与主体与中国近代都市文化》(《史学月刊》2018),《稀见文献载体及其传播途径》(《安徽史学》2019),《民国初年北京窝窝头会及其义演考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民国时期青年会募捐义演考析》(《人文论丛》2020),《近代上海慈善义演的形塑与演进》(《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1942—1943年河南特大灾荒时期的赈灾义演》(《中州学刊》2021)《旅沪浙商与义演筹赈——以绍兴同乡会1934年旱灾筹赈为视角》(《史学月刊》2022),《宋庆龄在香港援助抗战》(《炎黄春秋》2023)等等。有的文章是应报刊约稿而撰写。

 

随着研究的深入,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相继而来。2023年,应日本社会事业史学会和韩国社会事业史学会的邀请,我于5月12—15日和12月14日—17日先后赴东京和首尔,出席了两国学会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分别作了大会发言和发表了论文。

赴日本参会的论文是《〈顺天时报〉记者辻听花与民国初年的义务剧》。与会的日本和韩国学者对这一议题非常感兴趣,并就辻听花与北京义演、传统慈善在现代中国的继承问题展开交流。该文被日方学会国际交流委员长约稿,以《辻听花与民国赈灾义演》为题在日本社会事业史学会主办的《社会事业史研究》第63号(2023年12月出版)发表。


赴韩国参会论文是《抗战期间宋庆龄为国际医院募捐》。文章围绕宋庆龄关注和支持国际和平医院发挥在抗战中的作用,通过宣传抗战、募捐筹款援助国际和平医院,与时俱进、组织多样化募捐活动展开。此文受到韩国学者的积极肯定,认为抗战筹款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该文很快被国内《团结报·文史周刊》约稿,于2024年1月4日发表。


师生一起研究课题

数十年兢兢业业工作,无论做编辑还是写论文做学问,我在做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事,通过学习不断进步,累并快乐着。多年来,我带领硕博研究生做课题研究,虽然师生双方都有压力,但值得庆幸的是青年学生通过学习取得了收获。他们的成绩让我欣慰,也让我自豪,更对我工作给予极大地促进。

  

凡在读学生,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我会督促他们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为他们争取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同时训练并激发他们从撰写短文做起,学生读书学习、逐渐进步。凡参加学术交流的硕博研究生,通过学术气氛的影响、学术问题的思考,普遍增强了学习能力和自信。凡是参加项目工作的硕博研究生,多数通过挖掘资料、整理史料找到了研究方向。研究生参与研究也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有人获得国家奖学金、省优论文,还有人获得校优论文,独立承担创新课题。我因为学生的成绩,得到多项荣誉证书。“教育家精神”讲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大爱情怀,老师当“爱生如子,甘为人梯”。培养学生使之成才是我努力的方向,也是作为教师抹不去的情怀。


作者简介:郭常英

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河南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主任。

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编辑),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史学月刊》前主编。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