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明德学人
王庆祥:河大四忆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22-06-15 访问次数:6568

       每每重温韩愈《师说》开篇的话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当年在河大读书教书时几位教授的怀念之情便会油然生发。今值河大110周年校庆之际,仅择其四,略释驰念,聊表怅然。

一忆吴雪莉教授


       一滴水可以透视太阳,一件小事能反映师德。六十年代初,有一年暑假结束,我和几位同学相约前去看望吴雪莉教授,谈话间有一位同学说:“你们听说了吗?” … 还没等把话说完,教授就开口了: “我知道你说的是谁,不要再传了!你们知道他为什么暑假留在学校吗?家里很困难,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同学们迷惑的眼光互相对视了一下:“护短?” 在那个思维普遍向左的年代,这大概是大家首先会想到的两个字。

       教授一番话,琢磨数十年。古人云:“仁者不责。”《左传.宣公二年》有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估计吴教授并没有读过《左传》,但其爱护学生宽宥学生之心岂非正与古人通?

       英国十八世纪大诗人蒲伯在其长诗 ON CRITICISM (批评论) 中有名言:犯错者,人;包容者,圣(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仁爱之道中西一理!育人者,爱人,树人,寄厚望于人,不肯以小过责人,是大爱、大仁、大德,“止于至善”!恰与河大校训精神合。


荐我一书  点亮一灯 ——

二忆吴雪莉教授


       在河大读本科的时候,系里都知道我喜欢书法和绘画。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惠特曼 (Walt Whitman) 的诗,就根据照片画了一幅钢笔画惠特曼像送给吴雪莉教授。她非常喜欢,问我用什么笔画的,说画的很传神,潇洒、自在、自信,写《草叶集》的诗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本来要请教几个有关自由诗的问题,结果谈论了一个晚上的艺术。



       过了一些日子,应约去见吴教授,她指了指早已摆在书桌上的一本简装书,说:“庆祥,你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书!”原来是刚刚出版的美国作家欧文.斯通写的米开朗基罗传记体小说(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A BIOGRAPHICAL NOVEL OF MICHELANGELO)《悲痛与狂喜》。我问道:“吴老师,这是刚刚在美国出版的书!你怎么有?”教授说:“我特别为你把这本书列在书单上,要妈妈从美国寄来的!” 原来那次有关艺术的讨论老师还记在心上!这不正是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吗?不正是为日后的薄发而引导我厚积吗?

       此书打开了一扇窗, 让我豁然明白了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思想革命运动,人文主义蓬勃兴起,文学艺术打了头阵。米开朗基罗们披着宗教题材的外衣,大肆张扬人文主义和世俗思想。他们雕塑和绘画作品中的宗教人物像极了街坊邻里、亲戚朋友、贩夫走卒,甚至自画像。

       此书是一盏灯,它让我看到艺术有大小之分。大者为艺术,小者为手艺。大师从来不屑花花草草一类的小情趣,而一意追求大境界、大格局、大气势、大手笔。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摩西像、西斯廷教堂穹顶壁画、最后的审判、圣伯多录大教堂等等,无一不是大气概、大制作。

       此书是一面放大镜,它将东西方艺术的异同放大了给我看。虽然东西方艺术在原理上是一致的,但在表现手法和追求上不尽相同。同理而殊途,殊途而同归。

       此书是一座桥,我能够通过它游走在东西方艺术之间,取二者所长,避各自之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综合之路,矢志变革,拒绝守旧。评者认为我的作品“最中国,极现代”。

       此书是酵母,它促使我在三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从生发,发酵到蜕变,升华,再蜕变,再升华。几年前,我还据此为圣约翰大学开设了一门研究生课程:CHINESE ART: A COMPARATIVE AND CRITICAL STUDY《中国艺术:对比批评史》,每一节课都配有五十多幅精挑细选的幻灯,总计一千多幅,深受学生欢迎,从来没有学生逃课,甚至有校外人士旁听,每课必到。最可喜者,住在纽约长岛的河大外语系七七级学生尚书磊居然也闻讯前来听课,倍感温馨,恍若穿越时空,重回五十年前的河大,站在八号楼的讲堂上给学子们上课。


著书按摩院 师生情谊深 —— 忆赵帆声教授


       八十年代初,我和赵帆声教授曾两度合作写书。第一次的合作者中还有中文系的王振铎教授和袁若娟教授。我们用了一学期教课之余的时间翻译完毕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JAMES L. Y. LIU 的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中国的文学理论》) ,最后由王振铎教授负责词语和体例上的统一,于1986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和赵帆声教授的第二次合作则是一年后在曹门外一座盲人按摩院里合作编写一本语言学方面的书。回首往事,浮想联翩;斯人已逝,不胜戚然!

       1984年赵帆声教授突发腰椎间盘突出病症,不堪其苦。当时正值暑假,于是他住进东郊一家盲人按摩院接受治疗。次日,我去医院看他。教授说:“我不能总在这里闲着,得找点事儿干!咱俩一起写本书吧!” 我们曾经数次讨论到汉语和英语的音变问题,从《诗经》到OTTO JESPERSEN的煌煌巨著七卷本《现代英语语法学大百科》,有许多理论和实例方面的见解不谋而合,况且我的硕士论文也涉及到英语音变。他建议我们就写英语音变,不仅对英语教学,就是对语音学和语言学研究也有参考价值。我说:“好主意,不过你的腰有毛病,怎么能久坐写书呢?” 教授说:“我有办法!上午按摩,下午写书,晚上休息。不碍事!”

       赵帆声教授博古通今,学贯东西,常发奇想,做事善于谋划,果断、周密、麻利。我们二人当场讨论决定选题,主旨,体例和大体章节,并当即确定每一章由教授完成初稿,次日讨论初稿,然后由我带回完成修改稿。同时,还要确定次日要写的内容。再次日,首先讨论我所完成的修改稿,由我带回完成定稿。其他类推。“快三眼”节奏,紧凑、高效。

       记得当时每天下午去按摩院照例带上一个西瓜。开封西瓜闻名遐迩!师生二人边吃瓜,边谈笑,边欣赏着文稿中的精彩之处和得意之笔,其乐融融!

       暑假结束,大功告成,收获的喜悦似阵阵清风,尽扫三伏暑气。此书后来以《英语语音释疑》为名由河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回首往事,意犹未尽,赋得小诗一首作结:

       忆往怀旧思帆声赵公

       汴瓜甜,意兴浓。谈老庄,聊莎翁。著书忙,乐其中!卅六载,各西东。

       思往事,频捶胸!教授今安在?盼君侧耳听:“知我者,数—赵—公—!”


一语开解 点石成金 —— 忆高文教授


       素有一字之师,我有一言之师 — 中文系高文教授是也。高文教授是国内著名学者,唐诗专家、书法家,人称“高夫子”。我六零年入外语系读本科,有一天看到中文系十号楼前有一张海报,说著名书法家高文教授将于某月某日举办书法讲座。心中窃喜:早就盼着此类讲座!

       我当时正迷恋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的楷书,临写已成为日课,但每每苦于徒具其形而无其神,百思而不得其解。机会难得!带上宝贝字帖《何子贞书西园雅集图记》和临写的日课,早早地到场抢到一个过道边上的座位,便于请教。教授讲了许多练字的常识和应该注意的地方。记得他特别强调坚持多练,持之以恒,定有收获。感觉尽是老生常谈,既无秘诀,也无振聋发聩之处,有点失望。于是,把希望寄托在演讲之后的辅导上。

       不出所料,教授演讲完毕走下台来,走到我面前,拿起我的临仿对照着字帖看了看,说:“不错!但写何绍基这种字,要用一分笔,蘸很饱的墨。” “呵!果然高人!” 我由衷地在内心里赞叹。此时,教授已经飘然而去。

       高人难遇,得其一言足以!自此之后,就尊高文教授为一言之师了。

2022年4月1日 于纽约


老子语录:玄德,长久,固柢 

马的传说(画作)


作者简介

       王庆祥, 1942年生,山东莱州人。196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82年获河南大学硕士学位 ,1991年毕业于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执教于河南大学,美国西切斯特大学和宾州印地安那大学。纽约圣约翰大学,魏玛学院,山东大学,河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校任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

       王庆祥现任中国画学会(美国)荣誉会长,美国亚洲艺术院院士(波士顿)、荣誉院长,纽约当代艺术家协会会长,纽约现当代艺术研究会会长,河南大学美国校友会至善研究院顾问等。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开封·明伦街/金明大道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0371-22196086 邮编: 475001/475004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