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世纪河大 > 明德学人
柳素平:艺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22-05-11 访问次数:3057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不仅仅是业的传授,更是道的递延。所谓师范,艺高者称为师,德高者方为范,合格的人民教师,往往是道德和学问兼具的化身。认识、跟随我的硕士生导师李振宏先生的几千个日子中,我真正见识了一个师者的风范。跟随李老师读硕士是从2000年开始的,但是认识李老师远早于此。从认识李老师的那一年起,我就有为他写篇文章的打算,甚至为此还专门采访过。但是直到今天,20多年前采访草稿依然摆在眼前,我却未写出一篇关于李老师的稿子。不是不愿写,不是不能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加深,我愈发不敢写,因为我生怕自己的笔力不足以表达对恩师的情感,我担心自己的文墨难以刻画先生的形象,在我,任何稍逊于李老师形象的东西都是不能容忍的。20多年过去,我越来越感受到李老师人格魅力带给我的震撼。


——题   记

初识


       1996年年初,一个平常的日子,在河南大学历史系92级上午第一节课上,来了一位教《史学理论》的老师,方脸、平头、灰色夹克衫。没有自我简介,没有任何板书,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记得那日所讲内容是“什么是历史”,一连串的排比、反问,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新奇的、闻所未闻的史学理论世界。这位老师一开始声音不高,但不到十分钟,他声音越来越高,激情越来越澎湃,在我们看来不像是讲课,竟是演讲。他的每一句话在我们听来都是那么有力,他的每个观点在我们看来都是那么新颖。下课后,我才知道,他就是当时河大历史系三大奇才之一—李振宏老师。



       后来陆续知道了李老师的一些事,如,他还在读大学期间,就发表了震惊史学界的论文,以至于史学编辑李祖德把他当做一位老学问家看待,在一次会议上问朱绍候先生,“李振宏老先生怎么没来?”再如,系里学生传李老师有“三不”,不会骑车儿,不说普通话儿,不当官儿。这些事使我对李老师多了份敬重和仰慕。于是,每次《史学理论》课,我都坐在第一排靠近中间过道的位置,以最近距离聆听李老师的课。课间李老师在下面座位上休息,我都会过去和他聊。渐渐的,李老师也多少了解到了我的状况,瘦弱、好学、要强。

       读大学时的我是个苦孩子,虽非缺衣少食,但有时也出现捉襟见肘的窘迫。还是在96年年初,开学时,我带着仅有的40元钱回学校,在路途中竟被贼偷了去,那是我一个学期的生活费啊!开学一个多月了,我还在郁郁中,为自己生活的困厄而难过。李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就给我介绍了份助学工作,去河大校园门口的附属医院陪护一位病人。说是陪护,实际上相当轻松,一天陪护不了一两个小时,且临近毕业,我有实习要做,还要去应聘试讲,所以常常请假,但是一个月后,病人家属竟然给了我50元的报酬。后来我才知道是李老师为照顾我的自尊,变相给我的经济帮助!


       临近毕业去李老师那里辞行,那时他住在河大西门的两居室里,客厅很小,记得书房门口好像还有一个门台。共和国的1996年,电脑和手机一样,远未普及,许多人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李老师已经在用电脑写东西了,他对我讲了复制、粘贴、拖动等电脑写作的方便处,我像听天书一样,既迷糊,又崇拜。想想自己和多数人一样,到2003年时还在拿着稿纸蜗牛一样笔耕,可以感受到李老师扑面而来的活跃的思维和接受新事物的积极心态。

       那天在李老师那里辞行,还有一事让我记忆犹新。在临别时,李老师从上衣口袋掏出了50元钱递给我,要我贴补生活所用。在那个时候50元钱不是一笔小数目,我马上毕业,工作已定,以后的生活不会再困窘,本想辞掉,但李老师认真坚决的态度不容我拒绝。末了,他又说,“不要告诉别人。”一句轻轻的交待,照亮了李老师的人格,他真诚地关心着学生,却不愿张扬,刻意不让别人知晓。

       这么好的老师,年青的我却有点少不经事的失礼。毕业后3年,我连一个电话、一封书信都没有向李老师问候。直到1999年国庆节前夕,我从一本电话薄上翻到了河大历史系的电话,就拨了过去,想问候一下久违的李老师。接电话的恰是李老师,我刚说出自己是柳素平时,李老师第一句话就说:“你在平顶山电大工作怎样?你身体好吗?你的经济条件好些了没?”听至此,我鼻子一酸,几乎流出来眼泪。96届历史系毕业近百名学子,我一无名小辈,且3年来未给老师联系过,他一下子就听出了我,还记得我工作单位,宛如在昨日一样依然关心着我的生活。这是一位怎样宽容仁爱的老师啊,一种力量使我在挂电话的那一刻决定:“李老师,我要报考您的研究生,马上国庆节放假了,我去看您。”李老师说:“好,你来吧。”简短的几句话,订下了一份郑重的承诺,自此以后,追随李老师的学术路线,做李门的弟子。


拜师


       国庆节很快到了,99年的国庆,是共和国60岁华诞。10月1日当天,在车厢内央广播音员雄浑嘹亮的阅兵式现场直播声中,在细雨蒙蒙中,我和爱人一起,来到李老师府上。此时,李老师已经搬至河大南门专家楼,宽敞的客厅、舒适的卧室,已远非西门二居室可比。进屋、落座,没有任何寒暄,李老师就给了定心丸,“你放心,以你的功底,只要努力,考上是不成问题的。”李老师谈了这几年工作的变动,所做的研究,和正在进行的论著——《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第二版。因为是参考书目之一,第二版尚未印刷出来,李老师竟把他的书稿交给了我,让我回去好好看看,并给我列了其他几门考试科目的参考书。不知不觉中,天色近午,我们便起身告辞了。

       有了李老师的指点,我心中有了眉目,回来后便一门心思扑到复习应考当中。好在那时课时量不大,每周二过后,就不用去学校了,孩子也没有出生,有着大量的时间学习。政治、英语、中国史、史学理论、历史要籍,一本本、一章章读下去,心里久违的历史知识和理论日渐丰盈起来。2000年1月份,考试日子到来,我怀着必胜的心理走进了考场。

       3月份初试结果下来,李老师得到我的成绩,第一时间就打电话通知我。记得当时是夫君接的电话,晚上我下班回家,他还坐在沙发上激动着,当他告诉我我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时,我们俩在那个小小的客厅里欢呼起来,我为自己能够进一步深造而高兴,为从此成为李老师的门生而喜悦。

  

受教


 翻开我读研时的课堂笔记,有一段话很醒目:

《论语•子张》中,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我深深地体味到这几点的含义,它分明是在形容吾师李先生,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代大儒的化身,这样的人看起来不可冒犯,实际上与他接近,非常温和,又充满了感情,但听他讲话,尽管有时在说笑,他内容简捷语言精练,不容质疑。除非一个学识渊博、修养极高的人,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是很难达到这个境界的。我希望,我从我的老师那里,能耳濡目染,不仅学到知识、学问,还能够学到他做人的方法。

这其实就是在跟随李老师受教三年最深切的体会。从00年到03年,我重返河大跟随李老师读研的近千个日日夜夜中,不断接受到李老师在读书、治学、做人方面的种种教诲,益我终生。

在读研的三年中,李老师给我上过两门课,做过无数次的论文指导,帮我推荐期刊发表文章,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在点滴细节中,他以人格魅力给我以多面影响。

在授课方面,李老师是河大名师,他的课富有感染力,每位听过他讲课的学生都有深刻的印象。他给我们上的两门课,无论是史学理论,还是写作课,在场的无论是历史系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还是旁听的研究生,无不为之震撼的。他讲史学理论,从历史主义的原则到历史人物的评价,从阶级分析法的运用到文化史研究的对象,都鞭辟入里,让人耳目一新。我深知,这缘于李老师对待讲课的执着态度。他曾经告诉我,一个真正讲课好的老师,应该是备课认真的老师,首先是内容,应该是科学的、真实的、能够给学生启发的,要挑选自己信服的备课材料,不讲套话,不随俗,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学生。二是对所讲内容熟悉,李老师说备课即背课也,他在从教的几十年生涯中,每到有课的那一天,都会5点钟起床,弄熟稿子,反复准备、衡定,然后再去授课。三是课堂上从演讲的角度来讲课,每一次讲课都注入新的心血,都像第一次那样那么有激情。李老师的这些教书育人的真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之后中原工学院的从教生涯,使我每次登上讲坛,就会忘记一切,以最全身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去,以至于每次上课回家,都累得一头躺在床上,但收获很大,我获得了学生和同事的尊敬,也感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充实。

在科研方面,李老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学者。他写的文章很大气,题材宏阔,见微知著。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李老师力图将自己的专业和研究领域调整到与社会同样的高度,让历史与现实对话,将研究贴近现实,故而其著文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写出宏阔而大气的文章。他说过,要使文章有深度,还要通过理论修养锻炼自己的思维个性。李老师经典话语就是,书是读出来的,理论是用出来的,文章是写出来的。正是他对经典理论烂熟于心的掌握,不断思考的创新运用,对时代和社会的负责态度,使得李老师的文章不仅大气,还有深度,观点独到而不流于俗套。


       李老师又以自身的科研体会为我上写作课,指导我科研入门,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他给我讲文章的选题、史料的搜索运用,结构的建立,提纲的书写,乃至最后的行文,讲阅读的积累,讲理论思维的训练。通过听李老师的写作课,他的研究方法、著文思路明晰地传授给我。他还通过习作来训练我的著文能力,无论是平时的小文、课程论文,还是学位论文,从选题到框架,从提纲到撰写,到修改、定稿,他无一不悉心指导,都做到了一丝不苟。记得我的首篇论文《荀子“法先王”考》,李老师先后给我指导了6次之多,虽然最终没有发表,但在这一过程中,李老师细致到标点的运用都指出来,使我的写作能力大有提高。仅一篇文章的摸索练习,我已经能够独立选题、构架、做提纲了。这一过程,不仅是李老师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更是他经年科研的体会,直到现在我还使用着这一方法来指导我的研究生,而且颇有成效。

       于做人方面,李老师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尽可能做一个讲真话、真实的人。他说过,讲课要讲科学的东西,科研要求真,做人也是一样,要真诚,不虚伪。生活中,李老师总能兼顾到他人的感受,和他交往,从不会让人感到一丝的不安。李老师还教会我们,不要计较他人的误会,如果别人对自己有看法,那是他自己的事,时间能说明一切。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即可。

       记得硕士论文答辩后,我和同届的马莉一起到李老师家里坐,李老师委婉地指出了马莉在答辩中的不足,但为了怕她难堪,李老师同时又点出了我的一些失当表现。其实,面对长辈恩师的指教,我们都觉得很正常,也不是什么失面子的事,但李老师既爱护学生,又想指出不足,在我和马莉身上用心良苦,体现了既客观科学又关爱小辈的长者胸襟。还有一次,李老师去武汉,顺便来找当时在那里读博的我。陪同的有师妹赵书妍,在磨山樱花园里,活泼开朗的师妹提出要和李老师合影,李老师那天兴致很高,当即答应。我当时脸上流露出难以察觉羡慕眼神,不想刚刚拍完,李老师就说,来,素平,我们也合个影。当时我好感动,李老师一个大学问家,一代名师,受到多少人的仰慕和尊重,他还能对学生心细如发,给我的震撼非一般导师可比。

       李老师尊重他人,待人真诚,其对象是一切人,无论是领导,还是学生。他从未将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而是以礼待人,表现出一个真正的大儒风范。一次,在研究生楼门口与李老师相遇,他在台阶下面,我在台阶上面,我准备下,他准备上,作为长者的李老师下意识的避让到一边,让我先下,我未及多想,就先下了。事后我意识到自己的失礼,也深刻感受到李老师来自一种内化的高修养的礼让,而这种礼让没有等级差别之分,哪怕对方是他的学生。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也试图使自己像李老师那样,做一个时时刻刻替别人考虑的人,但很多次,自己做得不够自然,有虚套、刻意为之的痕迹,我深知,这是自己的内力、修养尚未达到一种境界的原因所致。“人活着是一种修行”,在这里得到了恰切的印证。


不是结局


2003年,我硕士顺利毕业,离开了河大,离开了培育自己3年的李老师,但和李老师的交往,师恩的沐浴,却远没有结束,也不是结局。

2006年,我博士毕业,四处奔波找工作,也想去母校一试。这个想法告诉李老师后,他就向历史系推荐了我,以李老师在系里、乃至学校的威望,系里很快通知我去面试,结果也令人满意。但棘手的是,系里条件有限,不可能解决家属问题,我和夫君6年两地分居,且都年近不惑,孩子尚未有,如果毕业后再两地生活,势必会影响到家庭工作。后来,现在的单位答应解决家属、住房问题,使我犹豫起来,因李老师出面我才得到机会,我如不去河大,李老师将何以堪?李老师知道这种情况后,善解人意的他在电话里告诉我:“素平,从长远发展的远光看,来河大比较合适,但最终决定要去哪里,你和你爱人好好商量一下,不要顾虑我的因素。怎么决定都有你自己的原因和理由,我都支持你。”几句话打消了我多天来柔肠百结的顾虑。这是怎样宽厚、豁达的心胸啊,李老师这么为我奔忙,却从不考虑自己,而完全站到我的立场上,我为李老师这种伟大人格近乎感泣。

同样的事也在师姐徐玲身上发生过。她说当年考博士和河大签了协议,承诺读完博以后回归河大,协议的担保人还是李老师。她毕业时,因为种种原因,到郑大工作,虽然交了违约金,和河大也处理好了关系,但仍然觉得对不起李老师,对此,李老师却丝毫不介意。甚至在徐玲郑大报到之初,李老师一次学术会议,见到了徐玲的领导,就和那位领导说:“徐玲是个老实人,你多关照。”很平实的一句话,道出了导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之情。


毕业后,每年春节前后,我都会抽时间到李老师那里坐坐,问候谈心。每次李老师都教育我,在单位,不要计较得失,不要先考虑单位里给你了什么,而要先问自己对单位贡献了什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成绩上去了,不用奔波,回报自然会来。这些话听起来似乎与浮躁的社会现实不符,但认真实践起来,乃至理之言。我刚毕业的前两年,听李老师之劝,我埋头苦干,发表了数篇核心、出版了专著、获得了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拿到了国家社科基金,有了这些成绩,校级优秀、先进个人、文明教师、教育厅学术带头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教授职称评定……很多荣誉纷至沓来。正是李老师的指教对我的工作和成长起到了神化作用。

是李老师,在我毕业这么多年后,依然用煦暖的师恩光照着我,让我受惠无穷。一次和李老师谈话,我说李老师,您以您的学识和修养积淀了深厚的人脉,来影响和关照着您的学生,若干年后,我们也会有一批批的学生毕业,那时候我们拿什么去影响自己学生呢。李老师笑而不答,但我知道,答案仅有一个,那就是,按照李老师所教给我们的,在教育和科研岗位上不懈追求,在自己的领域撑起一片天地来,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学生打造影响力!艺高为师,德高为范,李老师以自己学识、人格来影响并关照着自己的学生,也使得他的学生不自觉地遵循他的路线,再以自己的高艺和厚德来影响并关照着学生的学生,代代接力下去。


柳素平

书于2016年,再书于2022年初夏

作者简介

柳素平


学习经历:

1992-1996  河南大学  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 本科

2000-2003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思想文化史专业 硕士

2003-2006  武汉大学  历史学院明清文化史专业 博士


工作经历:

1996-2000 平顶山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2006-2012 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教师

2012-2015 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副院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副主任

2015-2017 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2017-2021 中原工学学报编辑部副主编

2021-至今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荣获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中原工学院首批青年拔尖人才、中原工学院院系级教学名师等称号,曾任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青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期刊评价推荐专家。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