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钢军:“荒原”里筑起科研大厦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日期:2017-12-05 访问次数:2013
缺少实验设备,缺少材料,实验室里几乎是空的,甚至连小白鼠都没有一只……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却在科研上获得了丰硕成果,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院刊》上发表论文,主持和参加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等多项科研工作……他,就是河南大学药学院教授杜钢军。
从无到有,十年艰辛科研路
“我们做科研,其实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缺少实验器材,睡过实验台……”2008年杜钢军从中科院博士毕业后回到河南大学。谈起自己科研之路最初的艰难,杜钢军仍然记忆犹新。
因为研究需要,杜钢军经常与各大医院里的临床医生合作。很多医生都略带羡慕地问他,“杜老师,学校肯定给你们提供了很多科研资源吧”“你们实验室的条件肯定比我们好得多吧”……其实这其中的艰辛酸楚只有杜钢军自己明白。
为了解决小白鼠问题,他自费从北京买来一批实验用的小白鼠,并和学生们一起饲养小白鼠。直到现在,为了节省资金,实验室的小白鼠还是学生们自己饲养的。
为了给学生们提供做实验的平台,他带领学生们去北京,借助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平台做实验。从中科院返回河南大学时,中科院资助了他20万元的科研经费,他这才购买了第一批实验器材。回忆起17年前的场景,一切还恍如昨日。“资金有限,我们就先挑最紧缺的买,缺培养细胞就先买高压锅自己培养。”
借助这笔资金,实验室才有了最基础的设备。“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我和学生们还没有办法开展实验,只能发表一些理论研究的论文。那时候条件不好,跟着我的前几届研究生真的很辛苦。”回忆起当时艰难的岁月,杜钢军的表情有些凝重。比起自己的艰辛,他更心疼的是那些跟着他的研究生。
为了实验室的建设,杜钢军多方奔走。他主动联系一些企业,为他们提供技术层面的帮助来换取实验设备或资金。在企业和实验室之间往返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年,实验室才慢慢起步。
“杜教授面对当时药学院简陋的实验条件没有任何埋怨,而是立足于当时的条件勤恳踏实地做研究,仪器坏了他就亲自拿着扳手修,用自己的勤奋弥补设备上的不足。”药学院副院长谢纳泽说。
数十年的付出终于换来丰硕成果。“科研起步时的日子确实艰难,但是看到研制的药物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辛苦远不如欣慰来得强烈”。杜钢军这样评价这17年。
甘于奉献,一片丹心不为名
如果说对肿瘤药理的兴趣促使他走上科研之路,他的执着则让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起初向期刊投论文时,因为理念缺乏实验支持,又由于不同于学界的主流观点等诸多因素,团队的论文屡屡遭拒。杜钢军印象最深的是有一篇论文投出去才三天就被退回来。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实验室里埋头钻研,不断尝试。那时杜钢军常安慰学生们,“别人不认可咱们,咱们也得继续潜心钻研下去,等咱们拿出有说服力的实验数据和成果,自然就会得到认可。”
靠着这份执着,凭着越来越多的实验依据,杜钢军的理念逐渐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仅2016年,杜钢军和他的学生们就在TOP期刊上发表了3篇论文;美国加州大学分校和圣地亚哥大学都特意发邮件咨询杜钢军制造的小鼠“肺癌模型”。
虽然拥有让人艳羡的诸多荣誉,杜钢军的眼里却尽是淡然,“做科研的人,想让别人认可你,奉献精神一定要大于经济利益,不能过分追求名利。虽然我们的经济条件比上不足,但既已不愁吃穿,就要有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拿出先进的研究成果,让全人类共同受益”。
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杜钢军从不“藏着掖着”,所有的实验数据,完整的实验流程他都毫无保留地写进论文里,即使有时候他们的科研成果还未来得及申请专利,这样做可能会带来损失,但他从不在意,“我们发论文是要引领大家形成对肿瘤的正确认识,让同行少走一些弯路,早日弄清楚肿瘤的发病机制”。
德行兼备,严谨科研也要“节约科研”
杜钢军的科研团队,自始至终就只有他和他的研究生们。课题紧、任务重,他最常待的地方就是实验室,平时与同事们都很少照面。对他而言,学生们就是除了家人外最亲近的人。在学生们的眼中,他是令他们骄傲的“学术大牛”,是热心肠的“老中医”,是慈祥贴心的家人,是做实验时严格到“强迫症”的杜老师……“跟着杜老师念研究生后,我们生病都不用去医院啦!”药学院研究生耿胜男语气里满是自豪。考上研究生之后的暑假,耿胜男因为吃冷饮导致了面瘫,又急又怕的她接到了导师杜钢军的电话,了解了情况的杜钢军立即为她开了药方,两个多月后耿胜男痊愈。“当时我还没有正式入学,跟老师不熟悉,他那么忙还一直询问我的病情给我开药,我感动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导师的关怀让耿胜男记忆犹新。
每次进行动物的基本操作时姚静静从不敢大意,因为在实验中杜钢军对学生们要求十分严格,“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际操作,每一步老师都要求细致、完美”。除此之外,杜钢军还要求学生们勤俭节约地进行科学研究,“现在药学科研过程中,化学原料试剂大量浪费使用,不仅浪费资金还污染环境。老师一直要求我们勤俭节约地使用化学原料试剂,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
无数个春夏秋冬过去,杜钢军还在实验室里带领学生一遍遍地验证他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于他而言,这一方实验室里自有云白山青。
(转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