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校友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总会快递
河大之声:同步两会进行时!
作者: 发表日期:2020-05-25 访问次数:895

全国人大代表卢克平:   

    发挥学校主阵地 构建公共卫生与防疫人才培养体系



 “要承担好党和人⺠交给的光荣任务,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就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5月18日,谈起如何更好地履职,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表示,要不断拓宽专业领域,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本领。今年他上会将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发展,服务落实⻩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问题提出议案和建议。


图片

履职发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现场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三农’课。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广大农民幸福生活的关心,让我们备感温暖和振奋。”回想去年,全国两会情景历历在目,卢克平说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增强了自己作为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去年河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卢克平作了题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发言,汇报了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取得的成绩,同时针对高等教育在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会议期间,国务院专门派同志告诉我,关于‘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议案被《政府工作报告》采纳。”会上,卢克平的另两个建议——加强高校文物保护和完善减贫与发展政策体系,在会后都收到了有关国家部委的反馈意见。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在卢克平看来,党和国家对人大代表的建议是高度重视的,专门派人或以信函形式向代表通报议案或建议的处理结果,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工作作风的好转。

两会结束后,卢克平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员工传达全国两会精神,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教育引导大家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成果转化为“双一流”建设的生动实践。“去年,我还参加了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会议、视察、调研、评议等活动,先后视察了云南、洛阳等地,列席了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入了解云南法院公正司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情况,认真提出意见、建议,协助地方有关部门推进政府工作。


图片

“硬核”代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当好全国人大代表,既是严肃的政治任务,也是沉甸甸的政治担当,必须牢记职责使命。即将奔赴全国两会,为河南教育发声,卢克平表示,要恪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忠实履行代表职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不学习就会落后。要承担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就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卢克平说,把学习作为履职之基、成事之要、动力之源,不断拓宽专业领域,优化知识结构,不断筑牢思想基础,提高能力水平,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本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调研接地气,才能履职有底气。卢克平认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深入基层,充分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广纳民意,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期盼,及时梳理汇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说真话,讲实情”,提出有“真材实料”的议案建议。同时,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激发社会正能量,切实守护新时代的公平正义,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片

带“宝”赴会:再发河南教育好声音





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发展,服务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热点话题,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卢克平作了一些调研,为全国两会提出合理议案和建议作准备。

“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准备提加快推进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党集中统一领导的防疫防控、应急教育管理领导体系,防疫防控危机管理研究体系。”卢克平认为,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建立防疫防控、卫生保健和应急管理教育体系,构建公共卫生与防疫人才培养体系。



图片


     《光明日报》全国人大代表卢克平: 

建立九省区联盟守护母亲河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流域覆盖我国9个省区,在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黄河流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生态环境治理缺乏协同等突出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沟通协调工作机制,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2019年12月23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在郑州成立,建立了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机制,为加强黄河流域九省区的联系迈出了第一步。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建议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九省区联盟,建立九省区联席会议机制和区域互动合作机制,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在九省区联盟指导下,融合三秦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统一规划沿黄文化景观,打造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新高地。



图片


《新华网》全国人大代表卢克平:

唱响“大合唱” 建好“幸福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来自河南团代表委员们就如何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这一美好愿景积极探讨、建言献策。

近年来,河南按照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部署,以黄河干流为纽带串联沿黄中心城市,着眼县域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布局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构筑动力系统。

保护好,才能发展好。今年3月12日,河南省沿黄各地市同时启动了“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整个工程包括生态涵养、湿地保护、田园风光、文化展示、旅游休闲、高效农业等18个项目,国土绿化面积24.7万亩,建设生态廊道373.83公里。

本月初,位于河南巩义的双槐树遗址被确定为距今5300年前后古国时代的都邑遗址,再次彰显了黄河文化的厚重。

代表委员们认为,大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对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明显。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建议,进一步深化沿黄九省区合作机制,融合中原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和齐鲁文化,联动协同规划沿黄生态廊道、文化景观和文化长廊,突出黄河文化中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文化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宋纯鹏:

 建议释放更多政策空间 

支持非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发展



  

   “由于长期受办学经费拨款体制、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与中央直属高校相比,地方‘双一流’高校仍然面临着不少发展困境。”5月23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国家释放更多政策空间,支持非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发展。


图片

现状:办学经费不足 高层次人聚集和涵养能力偏弱


“双一流”建设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和重新布局,其中一个目的是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缩小高等教育区域发展差异,从而带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长期以来,办学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宋纯鹏谈道,2019年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经费超过100亿元,多数高校在30亿元以上;除了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等东部地区的一些地方高校外,绝大多数其他地方高校年度经费不足20亿元,更有相当部分地方高校年度经费只有几亿元。2017年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52万元,中央直属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5.48万元,相差超过一倍。

同时,高层次人才聚集和涵养能力偏弱也是一大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地方高校的人才状况与中央直属高校相比差距逐步拉大。2019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300位候选人中,地方“双一流”高校不足20人。截至2017年,地方“双一流”高校入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这四类高端人才的数量约在450人,占比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0%。

此外,宋纯鹏认为人才培养结构不能适应双一流建设目标实现。例如,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我国金字塔教育体系的顶端,是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水平、推动学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当初,我国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大部分布局在中央直属高校。后来,少数地方高校逐步在第十、十一和十二次博士学位增列工作中获得了培养博士生的权利。”他表示,此时全国博士研究生的招收规模却增长缓慢,造成这些高校博士生招收数量一直无法快速增长。在全国地方“双一流”高校中,每年博士生招收规模在200个以上的也是屈指可数,由此造成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不利于学科发展和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图片

建议:释放更多政策空间 助力地方“双一流”建设


地方“双一流”高校承载着区域、行业发展重任。这部分高校的发展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双一流”建设重大国家战略的推进成效,影响着全国高等教育的战略布局。因此,宋纯鹏建议统筹谋划这部分高校的发展问题,对其应尽快释放更多的政策空间,推动这部分高校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大对地方“双一流”高校的宏观指导

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通盘考虑这部分高校的发展问题,制订指导性和约束性政策,激励地方政府加大对这部分高校的经费投入力度,缓解其办学资金压力。出台实施专项重大扶持计划,整合国家相关部门政策资源,对“部省合建”高校之外的地方“双一流”高校进行重点支持。

▲将地方“双一流”高校纳入教育部管理序列

在拨款体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这部分高校纳入教育部管理序列,参照教育部直属高校管理模式,加强对这部分高校的宏观管理,使其参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相关活动,享受相关人才、条件平台设置等政策待遇。

▲设立地方“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招收专项指标

以研究生扩招为契机,参照“部省合建”模式,单列地方“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招收指标,综合考虑学校整体办学规模、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数量等因素,大幅增加其博士生招收规模,以满足其学科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



河南大学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6 地址: 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 41020302000011号

联系电话: 13937883363 邮编: 450046

河南大学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