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工作报告
河南大学校友总会秘书处
2017年,在民政部、教育部等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在总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得到各地校友会大力配合,秘书处紧密联系河南大学党政办和各校内单位,继续坚持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河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重视党建,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组织召开党员会议,积极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学习和讨论卢克平书记、宋纯鹏校长的讲话精神,组织“不忘初心争创一流”专题讨论,认真贯彻《严肃纪律改进作风六项要求》,转变作风,提振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校友工作,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二、规范运作,努力完善内部管理
按照国家对社会组织2015年年度检查的通知要求,认真撰写并按时上报年检相关材料,顺利通过了民政部、教育部组织的财务审计和年度检查各项工作,年检结论为合格。依照国家财政部的要求,完成了对国家财政票据的申领、保管、使用及核销等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工作,按时提交自查报告,并顺利通过了财政部委托省财政厅所进行的实地检查验收。完成了教育部、民政部组织的各种自查、专项检查及调查统计等材料填写上报工作。
工作中发现,总会曾在90年代校友总会成立时设立过“总会办公室”、“总会联络部”等机构并刻制了印章,但未依程序宣布撤废。秘书处及时采取措施,依照规范程序发文宣布撤销了机构、废止了印章。得知当时还曾刻制了部分地方校友会印章后,对相关情况及印章使用保管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
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对社会组织分支机构设立的有关规定,积极探索构建校友工作校院联动机制,联系学院调研,探讨学院设立校友分会的可能性。严格遵照民政部【2014】38号《通知》要求,依照总会《章程》和《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规范设立了MBA校友分会,在设立非区域性分支机构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也在全校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加强与各地校友会的联系沟通,对各地校友组织的合法合理形式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二、壮大队伍,推进校友组织建设
从应届毕业生中选聘90人为校友联络员并进行培训,校友联络员总数已达412人,壮大了校友工作队伍,其中部分联络员已充实到地方校友会的领导队伍,成为地方校友工作的骨干。
积极协调、动员成立了新的校友会和专业分会。成立了重庆校友会,上海校友会成立了医药护分会、商学院分会、生命科学学院分会、计算机分会、青年分会、企业家联谊会、人力资源俱乐部等,“广告与历史分会”更名为“新闻与传播分会”,上海校友会与河南其他在沪高校成立了上海河南省高校校友会联盟;依程序批准“昆明校友会”更名为“云南校友会”并指导完成了换届。设立了MBA校友分会,这是严格遵照国家对社会组织分支机构设置的规定要求,依照总会《章程》和《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规范设立的第一个非区域性分支机构,在全校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三、服务校友,服务学校发展
高度重视校友秩年集体返校活动,全年共参与接待服务集体返校校友共计50多批次4000多人,帮助协调返校校友的会议室安排、校区游览、校史馆和科举文化展等参观,协助支持各院系举办了大量的校友讲座或座谈会。
热情接待各地校友会负责人来访,接待海内外的新老校友来电来访,协调和处理校友们的相关事项。在接待过程中,主办了《庆祝河南大学建校105周年校友书画展》,有70多名校友书画家的110幅作品参展,向学校捐赠作品37幅、《作品集》图书200余册;协助郑州校友会《翰墨情缘——河南大学名人手迹》的编辑出版事宜,赵国文向学校捐赠《我的大学日记》20册;王钦韶、刘长华、马全智三位校友捐赠《文化视窗》特刊20册、《同窗晚情集》和《追寻》《马全智诗文集》等著作;王魁英校友捐赠著作《解读王安石》《中华诗词选》各20册;中文系67届校友捐赠图书和物品等。
协调、陪同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地方校友年会及联谊活动,走访地方校友会,召开座谈会,看望地方校友。协调组织各地校友会开展庆祝母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校105周年活动,20多地校友会发来贺信贺电,6地校友会组织了大型庆祝活动;协调组织各地校友参与“感动河大人物”的投票推选工作;各地校友会从当地实际出发,举办了大量的报告、分享讲座,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校友联谊活动。协调校友企业来校招聘或企业推广,帮助毕业生实习就业等。
协调、陪同总会领导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赴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地,参加地方校友年会及联谊活动,走访地方校友会,召开座谈会,看望地方校友。
各地校友会从当地实际出发,举办了大量的报告、分享讲座,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校友联谊活动。广泛联络校友,增进校友感情,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互帮互助,推进校友事业共同进步。
四、构建平台,做好信息和宣传工作
在河南大学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支持下,建设和开通了大型综合性“校友公众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学院和年级建立纵向层级群组,以区域地方建立横向群组,建立纵横交织的校友联系网。该平台贯通了校友总会网站,实现信息宣传同步;贯通了校友数据信息库,实现了校友信息及时更新汇集;贯通了在校生平台,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后信息整体移入;平台设有捐赠通道便于校友们直接捐赠,并自动生成捐赠证书。平台能进行点对点、群组内及跨群组的即时沟通,并提供公共或定制性信息服务。目前正加快建设完善和努力推广,现已有近两千名校友注册进入。
继续做好总会网站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及时发布学校重大新闻、总会快讯、地方活动、校友动态;管理和维护校友联络员QQ群、地方校友会负责人微信群;组织并支持各地校友会建立了自己各类校友微信群、QQ群,收集校友活动信息,增强互动沟通和工作交流。
及时办理总会刊物《校友通讯》内资号的年度审验工作。编辑、发行第55、56期《校友通讯》,发放、邮寄近6千册。除校内各单位、各地校友会、兄弟高校等之外,已开始向部分知名校友邮寄。为加快信息传递,增强宣传效果,弥补会刊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的不足,编辑制作了PDF版的《校友通讯(快讯)》,把学校新闻、总会快讯、各地活动、校友动态等以不同专题编辑制作成电子稿,即时对外推送,取得良好效果。
重视校友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做好校友信息的收集、整理、登记和更新工作,校友信息不断完善、充实。
2018年度工作计划
(一)督促落实国家对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职务有关规定;
(二)努力完善校友工作校院联动机制,争取召开学校校友工作会议,发挥各学院在校友工作中主体作用;探索设立学院校友分会的可能性;
(三)筹备召开总会理事会2018年度会议,增补负责人,更换法定代表人,讨论决定其他重大事项;走访各地校友组织,积极筹建新的地方校友组织,推进地方校友会各项工作;鼓励和支持原地方校友会正式注册登记,探索不能正式注册的原地方校友会转化为代表机构的可能性;
(四)加快“校友公众服务平台”的建设,完善各项服务功能,做好推广工作;努力争取校友总会网站和校友信息数据库的更新改版,实现总会网站、校友信息数据库与“校友公众平台”对接贯通;
(五)继续做好校友秩年集体返校工作,开发利用校友资源,提高校友服务学校的能力。
(六)继续办好《校友通讯》,加快编辑出版速度,增强时效性;继续编辑制作不定期《校友通讯(快讯)》(电子版);
(七)努力推动校友卡替代校友证,努力争取设计制作会员徽章或有特色的校友纪念品;
(八)热情接待校友返校来访,做好相关协调、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