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校长为李敬斋(7月止)、张鸿烈(8月始)。
1919年,学校增设了法文科,建成6号楼,并创办了学术刊物。截至年底,学校设英文、法文两科6个班,在校生330余人。
年初,预校德文科(仅此一届)学生毕业,领毕业证书者72人。
图为德文科学生武剑西(右二)、张静吾(左五)、阎仲彝(左一)在德国与孙炳文(左三)等的合影
1月,河南省高校历史上最早的学术刊物《庠声》创刊,由预校中国文学研究社编辑出版,合称为第一卷;预校教师冯友兰、嵇文甫等创办《心声》杂志,当年出版10期。
5月,以预校为首的省会15所中等以上学校师生集会,声援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痛斥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行为,并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要求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0日,全校师生陆续罢课,上街游行,集会演说,抗议当局的倒行逆施
1919年5月30日起,预校师生罢课,上街游行,集会演说,查禁日货.这是游行队伍途径开封市中山门(现大南门)时的情景
1919年5月,为响应北京五四运动,预校广大师生纷纷举行集会、演说。这是当时中华留日学生总会委任预校教师王拱璧为归国代表到上海参加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委任状
预校教师王拱璧
7月,李敬斋校长辞职。
8月,张鸿烈先生接任校长。学校增设法文科,招收学生60余人;6号楼竣工,并投入使用。